大米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由稻子的子實脫殼而成,營養價值豐富。大米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易于人體消化吸收。
營養成分方面,大米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11種礦物質,能為人體提供全面的營養。雖然各種營養素的單個含量不是很高,但因其食用量大,總體上是具有很高營養功效的,所以被譽為“五谷之首”。
大米的功效作用方面也很大。由于大米是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因此是預防腳氣病、消除口腔炎癥的重要食療資源。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的功效。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它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用米湯沖奶粉能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軟的小凝塊,易于嬰兒消化吸收。
最后菜瓢谷分享下蒸煮和食用大米時的一些宜忌:
1.煮米粥時加堿,米爛得快,但這樣做會使粥里的維生素B1大量損失。人體攝入維生素B1不足,易患腳氣病。
2.大米與蜂蜜同食會產生胃痛;與赤豆同煮,吃多了會生口瘡。
3.精米在加工過程中會損失大量營養,長期食用易導致營養缺乏。應適當食用糙米,粗細結合,才能營養均衡。
4.做米飯時淘洗次數不能太多,更不能用力搓洗,以免營養物質流失,只需要簡單沖洗兩三遍或泡洗數分鐘即可。
5.米飯要“蒸”,不要“撈”。撈飯會損失大量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