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御膳”也不輕松
今天,人們在節假日或雙休日品嘗一下"宮廷"美味,甚至吃上一頓"御膳",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上氘斈,即便是皇親貴族,吃頓"御膳"也不輕松。
曾經跟隨過末代皇帝溥儀的張挺,有個雅號叫"伴駕王"。他在一篇文章中,回憶當年陪同皇上吃飯的情景時寫道:"那天是我第一次和溥儀一起吃飯,是他把我留下'進膳'。不知是皇上的御膳太豐盛了,還是我當時太餓了,反正我是狼吞虎咽,專揀好的吃。一旁的隨侍幾次向我擺手使眼色,我都只當沒看見。事后隨侍告訴我,皇上是很少同別人同桌進膳的,一些皇親國戚能得到皇上賞賜的一兩盤菜,就已經深感'皇恩浩蕩'了。按宮里規矩,御膳端上來后,隨侍報菜名,再取出盤內的銀片讓皇上過目,以確認無毒。在皇上沒有先動這盤菜前,同桌的任何人都不能吃。"
皇帝吃飯的第一道程序是"傳膳",即說明今天在什么地方、什么時間、吃什么;然后是"進膳"。在這兩道程序中間,還需要"嘗膳",即先由太監用銀牌試試飯菜是否有毒,再由太監親口嘗試,確認無疑后方才送上。
據說,溥儀用飯在東暖閣,飯菜擺三四張八仙桌。菜有六七十種,由御膳房做。另有四位太妃送二十幾種家常菜,米飯三四種,小菜十幾種,粥有五六種。宮內流傳"吃一看二眼觀三",即形容飯菜之多。
清代宮中的"御茶膳房"是管理宮廷膳食的機構。內膳房下設葷局、素局、點心局等,專管皇帝、皇后、妃嬪的日常膳食;外膳房承辦部分筵宴以及為值班大臣、侍衛等備膳。
清代皇宮紫禁城的膳食標準劃分得極其嚴格。據《清稗類鈔》記載,皇帝三頓飯都由御膳房掌管,山珍海味等菜譜,都要一一寫在一只牌子上,"常品如魚、雞、羊等,每膳皆具,必雙,御膳房主之。"若無特別旨意,任何人都不能與皇帝同桌用膳。皇太后、皇后及妃嬪們,一般都在本宮用膳,皇后的膳食不得超過皇帝。但慈禧晚年時,每頓飯動輒一百二十幾樣菜,外帶時鮮果品,已是大大僭越了祖規。
清代宮內的規矩十分嚴格,連皇帝、皇太后也不能隨意在飯桌上表現出自己"喜歡吃什么";即使對于他們自己非常喜歡吃的菜,也要嚴格遵守"吃菜不許過三匙"的家法,據說這樣是為了防止有人在飯里下毒。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