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韋陡逼出葫蘆雞
葫蘆雞是陜西西安的傳統名菜、它以皮酥肉嫩,鮮香味醇的特點為中外賓客所贊譽,久負盛名、有人譽之為“古都長安第一味”,食用過此菜者都說其味美,但誰知它還有一段血淚斑斑的歷史。
說起葫蘆雞的創制者,不得不提到韋陡這個人。韋陡原來唐玄宗在位時為尚書,由于出生于官僚家庭,憑借父兄的權勢而平步官場、在政績上雖無什么建樹,但卻對飲食十分有研究、他錦衣工食,窮奢極欲,在他家的廚房里,山珍海味無所不有.時人云“人欲不飯筋骨舒,黃線項人郁公廚”(郁公即指韋陡。因他承襲了鄰國公封號),可見他家連空氣中都充滿著濃郁的香味。
一日,韋陡想吃既酥又嫩的雞肉,便命家廚立即烹制。第一位廚師絞盡腦汁想出一種烹酥雞之法,先清煮再油炸。韋陡品嘗后覺得沒達到酥嫩的口味標準大為惱怒。于是命家丁將廚師重打五十大板。
韋陡再命另一回師烹制,這一廚師采用先煮后蒸,再油炸的方法烹制,雖達到了酥嫩的要求。但由于經過三道烹制工序,雞已骨肉分離成了碎塊。韋陡見雞不成形,認為是廚師先偷吃過了,不容分說便又命人將廚師活活打死。聶于韋的淫威,廚師們不得不繼續為其烹任。
第三位廚師心想前兩位受害于雞不酥和雞不成形、他苦苦思索后,把雞捆扎起來,然后先煮、后蒸,再油炸,雞不僅香醇、酥嫩,而且雞身完整,形似葫蘆,形美味佳,韋陡這才滿意。
以后這種烹制方法傳人民間,人們就稱之為“葫蘆雞’,并一直流傳至今。
葫蘆雞的制作方法
原料;一年左右肥嫩母雞(約1250克),醬油、精鹽、料酒。蔥、姜、桂皮、八角合適量,花生油500克
制法;
1將雞去內臟,放水中漂30分鐘除凈止污,剁去爪,投入沸水鍋中煮約10分鐘取出,割斷腿骨上的筋,用麻繩綁成葫蘆狀。
2.將鳴放人蕉盆,注入內湯(以淹沒雞身為度,加入料酒、醬油、精鹽,將蔥、姜、栓皮、八角放在雞肉上,入籠,用旺火蒸約兩小時取出,瀝干湯水、再將油燒至八成熟,將雞投入炸至金黃色撈出即成。上桌時另帶花椒蓋小碟。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