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安全食用水產品
在營養方面,海產品和淡水產品都屬于優質蛋白,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比較適合病人、老年人和兒童食用。而且不管是海產品,還是淡水產品,它們的脂肪含量低,都有一定的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雖然如此,它們的安全性還是各有不同,所以平時吃水產品時要記住以下介紹的“三不”和“三看”,安全食用水產品。
1.不重復
海產品和淡水水產品最好輪流著吃,而且應挑選不同種類的水產品。條件允許的話,最好能做到一星期內不重復吃同一種水產品。
2.不過量
一般來講,正常人每星期吃水產品的次數最好保持在三次左右。而且每次吃水產品都不要過量。衛生部曾頒布條例表明,成人每人每次食用水產品不超過120克為宜;孕婦吃水產品(無法保證其安全性的)每星期最好不要超過190克;外出旅游的時候,車馬勞累,人體的消化能力降低,所以吃當地水產品每星期不要超過190克為好。
3.不生食
無論是海產品還是淡水產品都要避免生食。螃蟹、海螺等有硬殼的完整水產品,一般需煮或蒸30分鐘才可食用。
4.看品種
水產品重金屬含量一般趨勢為,肉食性魚>雜食性魚>草食性魚,因此吃魚要看品種,避免吃大型的肉食性魚類,少吃鯊魚、帝王蟹、黑魚等。
另外,由于水產品的重金屬富集部位為,內臟>頭部>肌肉。因此不要吃魚頭、蝦頭,也不要吃內臟。
5.看生熟
一般來說,不管海產品還是淡水產品,熟加工的肯定要比生食的安全,尤其是生的淡水魚蝦及螺類千萬不能食用,接觸生的淡水魚蝦及螺類后要洗手。
一般腌制或醉制的鹽和酒精濃度都不足以殺滅嗜鹽菌和寄生蟲,因此不要吃醉活蝦等淡水產品,盡量少吃咸熗蟹等海產品。
海產品的生魚片近年來吃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它對原料的新鮮衛生和加工儲藏的安全衛生特別高,一旦一個環節出問題,安全就沒保證。
6.看季節
一直以來,夏季都是食用海產品的高危時期,所以在這個季節,特別要防止生物危害引起的食物中毒。至于春季,是河豚產卵季節,也是食用河豚中毒的高危險期。所以,總的來說,冬春季吃海鮮較安全,最好吃水質好、赤潮少的地區出產的海鮮。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