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鶴樓是蘇州天下第一食府的招牌
蘇州松鶴樓菜館坐落在觀前街中段,面對大成坊,地處繁華的鬧市區,是素負盛名的正宗蘇幫菜館,號稱“天下第一食府”。也是中國四大名店之一(北京全聚德,揚州富春花園,蘇州松鶴樓,杭州樓外樓)。
清乾隆二年(1737年),松鶴樓由徐氏在蘇州玄觀廟創建,經營面點帶賣飯菜。20世紀初期,因經營不善,松鶴樓餐廳瀕臨倒閉。后由天和祥店主張文炳牽頭以合股形式租賃該店,改名為和記松鶴樓,經營蘇幫正宗名菜。張文炳接手時的松鶴樓,還只是個兩小開間的不起眼的飯店,經營醬方、醋溜鯉魚、燜肉豆腐、紅什拌、炒三鮮等菜肴。
張文炳任經理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延聘名廚,重視人才培養。先后從天和祥、天錫、大新樓聘請蘇菜名廚,名手匯集,不僅精于蘇菜燉、燜、煨、焙等傳統技法,而且講究選料、刀工、火候。每道菜的色、香、味、形,都要按蘇菜的正宗風味做。并陸續創制數十種新名菜,如原汁扒翅、白汁元菜、松鼠鱖魚、荷葉粉蒸肉、西瓜雞等應時佳肴,都有獨到之處,顯示出了蘇式菜肴原汁原味的特有風格。這在松鶴樓的店史上是一次重大轉折。
另外,因為松鶴樓始于乾隆年代,于是就有了很多關于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在松鶴樓的軼事,蘇州評彈中還有一段《乾隆大鬧松鶴樓》的書呢。但相傳最多的是: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時,曾化名高天賜,隨身帶二名保鏢,青衣小帽,信步走進了松鶴樓,見神臺上歡蹦亂跳的“元寶魚”(祭品鯉魚),煞是好看,便要捉來食用。可是在當時此魚屬敬神“祭品”,卻又懾于“圣命”難卻,堂官便與廚師商量,想出一“計”:取魚頭似鼠,松鶴樓首字有“松”之意,將魚烹制成松鼠形(后改鱖魚),以避宰殺“神魚”之罪。乾隆食后,贊揚不已。從此,松鶴樓的“松鼠魚”就聞名于世了。這些趣事兒經夸張渲染,成了蘇州婦孺皆知、娓娓動聽的佳話。
蘇幫菜的烹調方法有燉、燜、煨、烹、炸、炒、燒、蒸等,特講究色、香、味、形,更重原汁原味。如“松鼠鱖魚”,是在古代“全魚炙”的技法上革故鼎新,成為姑蘇大菜,也是松鶴樓的首席名肴。據說,當年乾隆爺吃的松鼠魚是鯉魚烹制的,肉松軟質粗,其色香味形也不行。江南有句順口溜:“八月桂花香,鱖魚肥而壯。”故改鱖魚制作最佳。鱖魚是吃活食的野生魚種,巨口細鱗,骨疏刺少,皮厚肉緊,質白鮮嫩,其性味甘、平、壯氣血、益脾胃,是虛弱者的食療佳品。廚師將鱖魚洗凈,去骨取肉,剞上花刀,提尾一抖,肉翻似毛,佐以蝦仁、筍丁、香菇、青豌豆和名貴調料烹制而成。盤中的松鼠鱖魚,色澤金黃,頭昂尾翹,頗像欲跳的松鼠。凡是到松鶴樓就餐的賓客,大多數都要品嘗皇帝曾經吃過的“松鼠鱖魚”為快。
“春有刀鱭夏有鰣,秋有肥鴨冬有蔬”,蘇州一年四季水產禽蔬輪番上市。不同的上市時間,松鶴樓的廚師們因料施菜,決定了一年四季都有時鮮名菜。如春雨瀟瀟時,鮮茶上市,用名茶碧螺春的二道茶汁與蝦仁烹制的“碧螺蝦仁”既有蝦仁的爽滑,又有名茶的碧綠清香,還有色呈醬紅,入口即化的“櫻桃肉”和“筍腌鮮”等;入夏時節,鱔魚鮮嫩肥美,應時的“響油鱔糊”膾炙人口,當鱔魚炒好起鍋時,加點蔥花、蒜泥、火腿,再澆少許滾燙的熱油,上桌時盤中還在吱吱作響,這是一道頗富營養的知名菜肴;深秋菊花盛開時,稻熟蟹而肥,俗話說秋高氣爽蟹腳癢,陽澄湖的清水大閘蟹金爪、黃毛、背青、肚白、肉嫩,它就是名菜“雪花蟹斗”的主料,廚師用大蟹殼做容器(品嘗時每位一份),蟹粉襯底,蛋清攪成雪花狀,鋪在蟹粉上蒸一會兒,出屜的成菜,宛如朵朵飄落的雪花,雅潔可愛,入口肥鮮;到了隆冬季節又同一年一度的春節連在了一起,在年夜飯的宴席上,有松鶴樓的獨門菜肴“松鼠鱖魚”,象征吉慶有余;熱氣騰騰,色澤金黃的“母油整鴨”(鹵鴨),顯得熱熱鬧鬧,紅紅火火;還有味道鮮美的“宋嫂魚羹”,湯濃肉鮮的“西湖牛肉羹”,清淡鮮嫩的“天香鱖魚”,濃香酥嫩的“松鶴羊腿”等。此外,松鶴樓還將年糕、湯圓、八寶飯等象征團圓、美滿的年(粘)食分別列為贈品。松鶴樓的年貨,如今已禮品化,有蘇州鹵鴨、紅扒肘子、冬菜扣肉、米粉肉、叫花雞、八寶飯等,分別用瓷盤、砂鍋和保鮮膜包裝,放入禮品袋。這些名菜帶回家,經適當加熱.原樣原味不變。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