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廣州鬧市雅景經歷嘆茶三式
“不可一日無茶”,用來形容老廣州喜歡茶的程度一點都不算過分,吃飯、飲茶、品茗,皆與茶有關。如果時間允許,相信沒有人會拒絕在茶樓、酒樓里泡上一整天。
最近在天河南二路的幽靜一角,新張了一家古色古香的茶藝館,從玩茶道、嘆茶到茶宴一應俱全,讓你從三種方式去品嘗茶的味道。
第一式:茶道
茶藝館由很多不同的古物構成。大堂正中那幅八仙過海屏風,據說是從廣西古鎮收集回來的“寶藏”,經過主人家精心翻新、打磨,鑲上金邊,靜靜地立在潺潺流水與玻璃壁之間。而沿著那彎彎延伸的木樓梯而上,感覺腳踏著的是結實而古老的古鎮街道,咚咚作響,梯子又是主人家從云南古鎮上托運回來的櫞木,把人們從喧鬧的現實帶進了另一個幽靜的境界。
茶香雞
二樓全部是包廂,在輾轉的長廊里游走,抬頭看到的盡是中山古鎮特制的吊燈;房間的名字是一些氣派、意頭好的成語,“雨過天晴”、“風調雨順”、“玉堂金馬”、“譽滿天下”……原來老板娘宋小姐是一位酷愛中國文化的華僑,尤其喜愛成語。讓人看不膩的是,每間包廂都有不同的花板木門,全是主人家從全國各地收集回來翻新的,那古老的博古架里,收藏著刻著惟妙惟肖的人物圖的紫砂茶壺,一角檀香壺飄出縷縷的暗香。無論房間大小,總會留出一角擺放茶具。
在這里,能享受不少叫得出名的名茶,例如陳年普洱、千年野生茶樹寄生普洱、上世紀60年代文革磚茶、洞庭碧螺春、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密蘭香單樅王……當然,在這樣的環境里享受茶道,價格不菲,最便宜的也要35元/位。
香片蛋撻
第二式:嘆茶
這里可以喝早茶,真是天河一帶鮮有的地方!這里的茶位是5元/位,經理王先生介紹說,雖然飲早茶的時候,不如茶道般重視茶,但茶館依然會用礦泉水沖茶,保證茶的質量。如果在一樓茶吧開位,每人面前就有一套簡易的茶具可供擺弄,實行自斟自飲。
飲早茶的重頭戲還是在于點心,這里的點心造型豐富,鮑魚酥、蓮花酥、蓮藕酥,菜如其名,栩栩如生。
不過,師傅似乎偏好于酥類、脆皮類的點心,讓你總是不能“一目了然”,必須咬開松化、香脆的外殼才知道答案。女士一定要試試脆皮的雪蛤脆湯丸,有如薄皮灌湯包一樣,一咬開脆皮,里面的雪蛤糖水馬上流入口中,脆皮充分吸水變軟,在口中“合成”了一道糖水。
紅茶闊面
桂花炒毛尖
第三式:吃茶
可能許多人還不知道,這家茶藝館還做了不少茶菜。
以茶入菜,常見的方式是用鮮茶葉直接與其他原材料一起做菜,如龍井茶炒響螺片、綠茶蘿卜丸浸雞(月比)菇、桂花炒毛尖,茶葉可直接食用。更加考究的,是在湯汁、芡汁中加入茶水,這樣的菜式看似普通,像茶香雞、紅茶面、綠茶面、團圓大拼盤,但回味無窮。值得一提的是清澈如茶的牛骨湯,湯里有清淡的肉香,過后留有茶的甘甜,細問下,原來湯中加入一種特殊的寄生茶,直接飲用有生津、抗癌的功效,用于煲牛仔骨,色澤與湯水差不多。
漁翁得利
除了以茶入菜之外,店主尤其崇尚粵菜中的手工、刀工,所以不少菜式里面,造型都非常精致,而名字也十分“好意頭”。“龍王抱太子”是一道海鮮菜,以鮮蝦串起帶子、瑤柱,手工精致有如點心,中間以財星報喜的蘿卜雕刻做為點綴,大方得體。“漁人得利”分成兩盤,一盤是用鰻魚膠、鮮百合作成一朵朵蓮花,漁翁在旁邊垂釣,曰之情景;一盤以蛋清炒蝦仁,曰之收獲,兩盤菜一爽一滑,讓你感受豐富的口感。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