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龍虎斗探蹤
廣州的蛇饌,歷史悠久,享譽中外,烹飪技藝堪稱一絕,而且?guī)缀鯚o蛇不吃。一條蛇,從蛇肉到蛇皮、蛇腸,都可以炒、燉、燴、煎,是廣東人愛吃的佳肴。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南人嗜蛇……肉極鮮美。”
蛇肉為饌不僅味極鮮美,而且營養(yǎng)豐富,有滋補食療的作用。常食可驅風活血,除痰去濕,補中益氣、對風濕性關節(jié)炎、氣虛血弱等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食蛇最好在秋季,廣東有句諺語:“秋風起,三蛇肥。”因為蛇在冬眠前要貯足養(yǎng)分過冬,長得又肥又壯,是滋補上品。
龍虎斗是蛇餐中一道名菜,原料以毒蛇為主,用眼鏡蛇、金環(huán)蛇和眼鏡王蛇(俗稱三蛇,廣東人叫飯鏟頭、金腳帶和過山風),配以老貓和母雞煨制而成的,吃起來特別滋補有益健康。
“龍虎斗”’,不僅名字新鮮有趣,而且烹調技術到家,造型優(yōu)美,味道獨特。它以蛇為“龍”,以貓為“虎”,以雞為“鳳”,經過精心烹制,置于盤中,其形狀如龍蟠,虎躍,風舞,好似一件珍貴的藝術佳品。食用時,如能配上蛇膽酒,邊飲邊嘗,那簡直就是一種美的享受。這種奇怪的萊看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
據說在清朝同治年間,有個名叫江孔殷的人,做了多年京官,晚年才辭官回歸原籍廣東韶關。他在京期間,曾出入于皇宮,吃過各種名菜佳肴,對烹調技術極有興趣。他還常常親自動手,研究試驗,做出了一些象“碧綠三拼鱸”、“白云豬手”、“蟹肉桂花翅”、“欖仁香積卷”等別有風味的好菜.回老家之后,他也不放棄這種愛好,吸取我國南方烹任技藝的長處,借鑒前人的經驗,研制出幾十種廣東名菜,成為眾所公認的烹飪專家。
有一年,他做七十大壽,準備做出拿手好菜來給親戚好友嘗嘗。可是,做什么菜最好呢?做一般蛇菜,在廣東已不足為奇。那天,他盯著屋里的蛇籠,望著籠里的幾條蛇,正在苦苦思索。突然,從旁撲上來一只家貓,對著蛇籠張牙舞爪,籠里的蛇也不示弱,昂頭吐舌,奮起應戰(zhàn)。這一對仇人一在外,一在里,互相對峙,隔著鐵籠轉來轉去。江孔殷看得很有趣,不覺心里豁然開朗,連聲說:“有了,有了。”
做生日那天,江家賓朋滿座。客人入席以后,江孔殷端出了自己新研制的拿手好菜,客人們一看,原來是蛇肉拼貓?zhí)裕?ldquo;龍虎斗”。于是個個大為稱奇,贊揚聲不絕于耳。
酒過數巡,一位客人意味深長地笑著對江孔殷說:“江兄,恕我直言。這龍虎相斗,龍勝于虎。依愚弟之見,何不請‘鳳’來相助呢?”
這位客人的弦外之音,江孔殷當即省悟。是呀!貓肉不及蛇肉的味鮮,如能加上雞肉相配,豈不錦上添花?江孔殷聽取了客人的建議,經過精心烹制,終于制成了美味可口的叫“龍虎鳳燴”的“龍虎斗”。但見:金龍盤纏,猛虎吼叫,鳳凰展翅,再加上紅紅綠綠的佐料點綴其間,恰似一件、活生生的藝術欣賞品,叫人驚嘆不已。
制作原料:蛇肉,貓肉,雞絲,水發(fā)魚肚,冬菇,木耳,姜絲,蔥,熟豬油,紹酒,白菊花,檸檬葉絲,薄脆。
制作方法:把蛇進行處理加水煮熟,撈出拆取蛇肉,將貓肉加清水,姜汁,白酒,蔥煮熟取出拆肉;將拆出的蛇肉,貓肉撕成細絲,用姜,蔥,精鹽,紹酒煨好;雞絲用蛋清,干淀粉少許拌勻,在四五成熱的鍋內快炒迅速取出;將蛇肉,貓肉,雞絲,魚肚,冬菇,木耳,陳皮放入炒鍋,加雞湯,蛇湯,紹酒,精鹽燒滾后小火稍燴,燃后用旺火燒開,用濕淀粉少許勾薄芡,加熟豬油,麻油各少許,出鍋倒入大湯鍋上桌;白菊花,檸檬葉絲和薄脆分別裝成兩碟隨菜上桌。
菜品特點:祛風活血,除疾去濕和滋陰功效。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