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小百科
你愛吃爆米花嗎?有沒有想過,一顆顆小小的米粒是怎么變成香甜酥脆的爆米花的呢?爆米花可要比米粒大好幾倍呢!這里有什么奧秘嗎?它是不是像蒸饅頭那樣逐漸“發”起來的呢?
其實,蒸饅頭和爆米花是不同的。首先,蒸饅頭時需要在蒸鍋里放水,而爆米花的師傅可從來沒有往黑鐵筒里放過一滴水。其次,在沒有水的參與下,爆米花的師傅還會不停地轉動鐵筒子,而蒸饅頭時,蒸始終是放在火上不動的。最后,如果你有“透視”的能力,親眼看到蒸和爆的全過程時,你會發現,蒸鍋中的饅頭,會隨溫度的升高而逐漸膨大;而在鐵筒中的米粒,在加熱過程中,始終都保持著它那嬌小的身材,并沒有比原來大多少。那么到底是什么讓米粒變“胖”的呢?
原來這都是物理學中的熱膨脹作怪。鐵筒一邊被加熱,一邊被轉動,鐵筒的溫度會隨之上升到幾百攝氏度,筒身被燒得發紅時,筒內原來所充滿的空氣會受熱膨脹,而鐵筒是密封的,所以膨脹了的氣體散不出來,因此使筒內的壓力不斷增大。而此時身在其中的米粒體內的壓力與鐵筒中的壓力是相等的,因此并沒有較大的變形。然而,在加熱十幾分鐘后,鐵筒蓋子被打開的一剎那,筒內的高壓會迅速降低到與筒外一樣,而米粒體內的空氣和水蒸氣由于減壓作用會猛烈膨脹,米粒一下子脹得就像氣球一樣,體內充滿了氣體,這樣,我們的小米粒就變成了爆米花。
另外,提醒大家街頭爆米花含鉛量極高,要少吃。尤其是兒童對鉛的解毒功能弱,常吃爆米花極易發生慢性鉛中毒,造成食欲下降、腹瀉、煩躁、牙眼發紫以及生長發育緩慢等現象。
最后,給有興趣的網友分享一下關于爆米花的小百科:我國的爆米花產生于宋代。當時宋朝的老百姓在新春來臨之際主要用爆米花來卜知一年的吉兇,而姑娘們則用爆米花來占卜自己的終身大事。爆米花在那時有著深刻的飲食文化內涵。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