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的分類和起源
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每人每天需要6-10克鹽才能保持人體心臟的正常活動、維持正常的滲透壓及體內酸堿的平衡,放鹽不僅增加菜肴的滋味,還能促進胃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接下來為大家詳細分享下鹽的分類和鹽的起源。
我國鹽的資源很豐富,產鹽區遍及全國,產量也很大。所產的食鹽主要有海鹽、井鹽、池鹽、礦鹽等。海鹽取海鹵煎煉而成,井鹽取井鹵煎煉而成,鹼鹽是刮取鹼土煎煉而成,池鹽出自池鹵風于,崖鹽生于土崖之間。海鹽、井鹽、鹼鹽三者出于人,池鹽、崖鹽.-者出于天。古人從河東鹽池中引水至旁邊的耕地,每當仲夏時節,遇到刮大南風時,一天一夜耕地中就長滿了鹽花,當地人把這叫“種鹽”,鹽的品質非常好。
如今中國人食用的鹽中,沿海多用海鹽,西北多用池鹽,西南多用井鹽。海鹽中,淮鹽為上;池鹽中,河東鹽居首;井鹽中,自貢鹽最好。
關于鹽的起源。“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鹵”。《說文》中記述:天生者稱鹵,煮成者叫鹽。鹽源起于中國。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的諸侯,以海水煮鹵,煎成鹽,顏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20世紀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士,其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人已學會煎煮海鹽。根據以上資料和實物佐證,在中國,鹽起源發生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為“鹽宗”。
此外,五味之中,咸為首,鹽是咸味的載體,是調味品中用得最多的。因此,鹽在調味品中也列為第一,號稱“百味之祖(王)”。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