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食品添加劑有哪些
所謂“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是人人都懂的大道理,但是,近幾年,社會上頻頻出現關于食品安全的大事件,讓人們心中充滿不安,總覺得這一切都是食品添加劑惹的禍。然而,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食品添加劑了,如果因為一些個別食品安全的事件,就把所有的食品添加劑都視為洪水猛獸,是不公平的,下面,我們就帶領大家去認識幾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
1.人工合成色素
目前,人工合成色素大多用于青紅絲、果味粉、罐頭、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等食品中。人工色素攝入過多的風險是加劇孩子的多動癥癥狀。所以,兒童是最應該避免攝入人工色素的人群。但是,很多食品制造商為了吸引兒童,在許多兒童食品中添加多種人工色素,對此,家長們應該提高警惕,在為兒童選擇食品時,應該盡量不選擇那些色彩過于鮮艷的食品。
2.阿斯巴甜
作為增甜劑,阿斯巴甜被廣泛地用于水果罐頭、風味酸奶、八寶粥、果凍、面包等食品中。很多人都擔心阿斯巴甜會導致癌癥、癲癇、頭疼以及影響智力。但是,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阿斯巴甜與上述的幾種疾病并沒有直接的聯系。雖然,阿斯巴甜的甜度是白糖的200倍,但是,被用在食品中的量極其微小,所以,阿斯巴甜不會像白糖那樣增加我們日常膳食中的熱量。
3.高果糖玉米糖漿
高果糖玉米糖漿是一種由玉米制成的糖漿,它不僅被廣泛添加在糖果之中,在碳酸類飲料中也頗為常見。社會上有一種觀點認為,食用高果糖玉米糖漿會提高患肥胖癥和Ⅱ型糖尿病的風險。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高果糖玉米糖漿不能算作食品添加劑的一種,它和蔗糖一樣都是糖,都有熱量,只是它的口味比蔗糖更清甜,并具有保水性,在喝了這種糖漿配制的飲料之后,人們不會產生飽腹感,就會不知不覺地多喝,從而增加了肥胖的概率。
4.苯甲酸鈉
苯甲酸鈉是一種比較常用的防腐劑,它一般用于醬油、醬菜、果醬、腐乳、果子露、汽水、罐頭等食品中,同時也用來助醫藥、工業各種藥品以及日用品如牙膏、工業印泥及黏膠劑等防腐。有一些食品專家認為,飲料中含有的苯甲酸鈉與維生素C,這兩種成分在一起可能會相互作用,繼而生成苯,而苯是一種致癌物,對人體有很大害處。但是,這種說法目前尚未得到化學專家的認同。而且,苯甲酸鈉在人體內能自行代謝,通過尿液排出,并不會對人體造成過大傷害。
其實,我們每天通過呼吸而從空氣中吸進體內的苯比喝飲料時攝入的苯要多得多。不過,專家建議,因為苯甲酸鈉在人體內主要是通過肝臟進行代謝,所以,肝臟功能不好的人,就要少喝含有苯甲酸鈉的飲料。
5.亞硝酸鈉
亞硝酸鈉也是一種防腐劑,在肉類加工中被廣泛使用。我們常吃的香腸、肉罐頭等食品中都含有這種添加劑。亞硝酸鈉能夠抑制肉毒桿菌的繁殖,對肉類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但是它有一定的食用風險:有些人認為攝入大量的亞硝酸鈉有罹患胃癌的風險。
我們國家對食品中亞硝酸鈉的使用有嚴格的要求:在肉制品中,亞硝酸鈉最大用量為每千克加0.15克,在香腸中只允許每千克加人0.03克。所以,只要不是經常且大量地吃這些加工肉制品,就不會過多地攝入亞硝酸鈉。
為了追求味覺上的享受和方便快捷,人們就難免會和食品添加劑進行過多的接觸,所以,大可不必把食品添加劑看做是毒藥或洪水猛獸,只要懂得適度、適量就可。食品專家建議:與其為了某些食品添加劑而惶恐不安,不如多吃些新鮮的、天然的、保質期較短的、口味清淡的、色澤樸素的食物,這樣的話,自然就會遠離過多的添加劑,也能夠得到更多的營養成分。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