繾綣纏綿探索紅酒之旅
紅酒,自從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評為十大健康食品后,喝紅酒的都市人是越來越多了。對于不少“紅酒族”而言,他們鐘情品嘗紅酒中那一點清洌的酸,那一點微甜的回味。對于一小撮“紅酒徒”,喝紅酒更是體驗一種異域文化的過程。
紅酒和中國白酒,是兩種不同的酒系統(tǒng)。釀造原料以及釀造工藝都有很大區(qū)別。故而真想品出紅酒的滋味,還是要參考西方人多年來形成的品酒經(jīng)驗。
葡萄酒常識
三碗不過崗的白酒,是糧食酒。而繾綣纏綿的紅酒,則是葡萄酒。葡萄酒兩類: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即“干紅”和“干白”。
唐朝詩人王翰曾詠“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但王翰喝的葡萄酒,應該是半甜及甜葡萄酒。和如今流行的紅酒還有區(qū)別。另外一種如今流行的洋酒白蘭地,則是葡萄酒經(jīng)過蒸餾而成的蒸餾酒。有些白蘭地也可用其它水果釀成的酒制造,但需冠以原料水果的名稱,如櫻桃白蘭地、蘋果白蘭地和李子白蘭地等。
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大多產(chǎn)自法國的波爾多、布根地等地。德國的葡萄酒酒精含量低,有種令人喜愛的果味,并且有時調(diào)制成沁人心脾的酸甜味。美國則以加利福尼亞的葡萄酒獨領風騷。澳大利亞有與美國相似的葡萄酒釀造工藝,所釀造的葡萄酒與加利福尼亞釀制的極為相似,但風格常迥然不同。此外,葡萄牙、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家,也有不同的葡萄酒風格。
中國都市年輕人,他們的紅酒之旅估計多半是從“長城干紅”開始的。下面來看看紅酒之旅的四步曲吧———
第1步:啟瓶
紅酒的開瓶是一種優(yōu)雅的技巧。因為使用不合適的開瓶器,弄壞瓶塞,使塞屑掉入酒中,恐怕許多紅酒族都經(jīng)歷過。
最完美的開瓶過程是這樣的:先將酒讓客人觀看,并說出酒的產(chǎn)地和年份,展示面應使客人直觀地看到酒的標簽。接著用一把普通而結實的杠桿式開瓶器,紅酒徒們稱其為“侍者之友”,總之,這開瓶器一定要選好。
用“侍者之友”開瓶,先用小刀從口外凸處將封口割開,除去上端部分。接著對準中心將螺旋錐慢慢擰入軟木塞,然后扣緊瓶口,進而平穩(wěn)地將把手柄緩緩拉起,將軟木塞拉出;特別要注意的是,當木塞即將脫離瓶口時,應用手將瓶塞輕輕拉出,這樣就不會發(fā)出大的響聲。完美的開瓶過程中,應盡量保持安靜。開瓶子之后,別忘了用餐巾擦拭瓶口,最好再聞一聞,如果有異味,應謹慎地品嘗確定后更換之。
第2步:伺酒
“紅酒徒”吳先生告訴記者:“紅酒好比嬌嫩的女人,要特別呵護,它才能給你展露最佳狀態(tài)。”基于一些類似的感覺,喝紅酒還不能立刻就喝,要預備一個“伺酒”的過程。
開瓶之后要讓酒透透氣,呼吸一會兒,這樣可以讓酒的香味更醇。科學依據(jù)是,這樣可以讓酒稍微氧化,去除不好聞的還原氣味,特別是未到成熟期的紅葡萄酒,先開瓶透氣可避免喝時單寧(紅酒中的成分)太強。讓酒呼吸多長時間?若為新酒,呼吸的時間最好在30分鐘或者1個小時。由于開瓶后酒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不大,功效有限,不妨在開瓶后再換瓶,讓酒有機會接觸更多空氣。成熟期的紅酒只需提前半個小時就足夠了,陳年老酒通常結構比較脆弱,最后換瓶去渣后盡快飲用。當然,開瓶后多久才適合沒有一定準則,主要視酒的種類和個人口味而定。
第3步:斟酒
紅酒的斟酒環(huán)節(jié),也挺講究的。
上好的酒,最好用餐巾裹著酒瓶,以免手溫使酒升溫。
在餐桌上,酒杯總是放在客人的右邊,所以倒酒也應站在客人右側,在他面前為他斟酒。此外,為保有酒香,酒瓶口與酒杯的距離不能太大,倒酒時瓶口最好挨著杯子的。
斟酒最多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一為度,除了為觀色聞香,還讓升騰的酒香在杯口處留一定的空間。
接著,就是試酒,主人要先喝一小口,感覺不錯,才接著為客人斟酒。
第4步:品酒
品酒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環(huán)節(jié),所以記者推薦的以下品酒步驟,可以說更像是一種基本禮儀。
(一)觀色。紅酒無非是紅色的,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有些皇帝新衣的意思。不過從健康的角度上說,與其觀色不如觀光澤,一般而言,上好的紅酒色澤沉郁,引人遐想。
(二)搖晃。據(jù)說這樣可以讓氧氣進入酒內(nèi),和酒中活動的酯、醚和乙醛結合,產(chǎn)生香氣。
(三)聞酒。這有點像是為第二步做檢查。到底香不香?不香就再晃。一些專業(yè)的品酒師將這種香氣描繪成一種只可意會的氣息,但對于普通人而言,好聞就足夠了。
(四)品酒。品酒重在品字。做法是啜一口酒,讓它在口腔停留,直到布滿舌頭兩側、舌背、舌尖,并延伸到喉頭底部。
(五)回味。品過紅酒后,還要回味一下。一位品酒師稱,他回味的是:酒是清淡,中度濃郁,還是濃郁?單寧太強或太澀?令人感到愉快嗎?余味持續(xù)多久?
普通人回味的重點,應該是這酒我喜歡喝嗎?這酒是什么牌子,什么年份,我是否買一瓶自己回家解悶?
葡萄酒業(yè)有句古老實用的諺語:“買酒用蘋果,賣酒用乳酪。”喝紅酒時吃塊蘋果,能清晰地嘗出紅酒中的缺陷,而乳酪則有使葡萄酒氣味變?nèi)犴樀墓πВ屓烁X愉快的品嘗。
選用酒器
紅酒既然是這么有文化的東西,那承載的器皿自然也不能粗俗了。的確,喝紅酒,最不能隨便怠慢的器皿就是杯子。
決定杯子好壞的,是酒。譬如香檳最重要的是氣泡,用笛子型(flute)的杯子,香氣和氣泡可以持久。長笛子型可以看到氣泡一路上升,講究的在杯心碗底部中心點有凹位,讓氣泡從中心點旋轉而上。還有,香檳杯要用水晶造,在顯微鏡下,會看到水晶比玻璃的表面更不平滑,氣泡可以附于其上,慢慢釋放二氣化碳。
喝紅酒,清澈無色的水晶酒杯最佳。對于杯子的要求一是清澈,以便清楚觀看杯中酒液;二是薄如紙片,減少舌頭嘴唇與酒接觸的隔閡。三是其形狀設計要以發(fā)揮酒的香氣及味道層次為歸依。
人的舌頭上有四大味蕾區(qū),以品嘗不同的味道。舌尖嘗甜味,兩旁邊沿嘗咸味,上部兩旁嘗酸味,后部嘗苦味。酸度高的酒如果舌尖先嘗,會先嘗其甜味,酒液稍后流向兩旁,酒在口感就嘗到其酸、干的收結。譬如薏斯琳(Riesling)杯,杯沿有向外略翻的唇,就是要導向酒液先達舌尖。喝赤霞珠(CabernetSauvignon)的杯,因為其香氣清馨,闊口的杯香氣易散,而赤霞珠一般單寧較重,屬較剛烈的酒,杯口的設計要把酒液導向舌面中間,及至兩旁,以達到果味、酸度以及單寧的平衡。
餐酒匹配
餐酒匹配講飲酒講到這里,不能不談一談酒和食物的匹配。在英文臺的美食節(jié)目中,常常傳播酒與食品搭配的規(guī)則。
對中國人而言,喝紅酒畢竟還是新鮮事,搭配的問題多數(shù)人主張“隨遇而安”,有些人認為無論吃什么菜,最喜歡的酒即是最好的酒。
紅酒必須搭配好,才有美酒佳肴的效果出現(xiàn)。
因為吃一頓飯,無論中西餐,總有好幾道不同的菜式,如果喝紅酒,最好同時開幾瓶白葡萄或者香檳等,來配合這些不同的菜式。
這時,有一些經(jīng)驗可以參考。先開白酒后開紅酒,這也與吃西餐“先魚后肉”的規(guī)矩配合。如果開兩瓶或更多瓶的紅酒,應先飲新酒后飲陳酒,愈陳的酒愈遲飲。第三,如果開兩瓶或更多瓶的白酒,應先飲較“干”的,再順次飲“甜”的。一般而言,紅酒宜佐紅肉,白酒宜佐魚或白肉(例如雞肉)。
即使單是“紅酒佐紅肉”,也有一定的講究。如果你用兩瓶不同的紅酒,佐兩道不同的紅肉菜式,那便應以酒身比較醇和的紅酒,佐食味比較淡的肉。比方說,吃“燜”和“燉”的肉。吃野味和調(diào)濃味稠汁的肉,宜選酒身濃郁的紅酒。
來源:名希特產(chǎn)網(wǎng)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chǎn)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zhì),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