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白露和唐玄宗的故事
這就到白露了。明天,福州人是必定要買龍眼的:去了殼,泡稀飯或白丸子——也許只是光吃龍眼太甜膩,可是很多80后福州人都愿意相信,在白露那天,他們與龍眼之間,存在著大力水手與菠菜一般的關系。這樣的信念,大概還將傳給他們的兒女一代。
距離福州65公里的福清,人們把龍眼叫做“寶丸”。1933年版的《閩侯縣志》,在“龍眼”一條下有很詳細的解釋,大意是,用核種出的龍眼樹,要十四五年才結(jié)果,叫栳,栳結(jié)的龍眼核大肉薄,所以要嫁接。多次嫁接后得到的龍眼叫頂圓,意思是越接越大,越接越圓(當然肉也越厚),所以又叫“寶圓”——猜想,這“寶圓”大約又跑了65公里,就變成“寶丸”了。丸這個字,聽起來更有立體感。那么,龍眼憑什么稱“寶”呢?晉代嵇含在《南方草木狀》里說過,龍眼“漢時南海常貢之”,可見它作為貢品的歷史,比荔枝早多了。那,為什么又叫桂圓呢?龍眼最熟是八月,八月桂花開,奪冠登科叫“折桂”,是好意頭,所以叫桂圓。
說到荔枝就想起了楊貴妃與唐玄宗。《舊唐書·本紀第八》記錄說:“八月癸亥,上以降誕日,宴百僚于花萼樓下。”——這位皇帝先生,可是中國第一個在生日那天高高興興、公開主動大請客的,在他之前,隋文帝和唐太宗的生日都只是自個懷念父母的生育之恩,沒別人什么事兒。所以玄宗手下的百官吃著菜喝著酒吹著風聞著花香太感動了,異口同聲“表請以每年八月五日為千秋節(jié)”,還有,“王公已下獻鏡及承露囊,天下諸州咸令宴樂,休暇三日,仍編為令,從之。”
過個生日,就給天下人放假,多好的領導啊!所以即使經(jīng)過安史之亂,即使玄宗已經(jīng)去世幾十年,唐朝元和年間的人民仍然在他每年生日紀念他,嗯,放三天假。
細心讀者也許已經(jīng)留意到玄宗生日,“獻鏡及承露囊”,禮物很特別。銅鏡誰都知道,“承露囊”是什么呢?
這還得說到“白露”這個節(jié)氣上。在沒有PM2.5、沒有粉塵污染的一兩千年里,人們一直相信,白露這天起,花草上的露水是可以飲用的,所以楚辭里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這樣的詩句,《山海經(jīng)》夸張地說:諸沃之野,搖山之民,甘露是飲,不壽者,八百歲。《本草綱目》則提供了食用露水的方法:用盤子收取露水,“煎煮使之稠如飴”,喝了延年益壽。
在晉代和唐代,女人們用花上的露水敷臉養(yǎng)顏,男人用錦彩制成的繡囊,采集柏葉或菖蒲上的清露潤洗眼睛,這種繡囊稱眼明囊,或叫承露囊。這就是白露的禮物。
來源:名希特產(chǎn)網(wǎng)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chǎn)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zhì),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