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的形成與發展
芥末春卷
川菜作為我國四大菜系之一,在我國烹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稱,并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享譽中外,成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與文明史上一顆燦爛奪目的明珠。川菜發源于我國古代的巴國和蜀國。它的發展,經歷了從春秋至兩嚴明的雛形期,隋唐到五代的較大發展,兩寧出川傳至各地,至清末民國初年形成菜系四個階段。其后,從辛亥革命到抗戰,中國烹飪各派交融,給川菜烹飪以深刻影響,使之更加豐富。新中國建立后,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重視烹飪事業,廚師地位提高,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川菜的進一步發展開辟了無限廣闊的前景。
探索川菜形成與發展的原因,有三點是至關重要的。
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四川自古以來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境內江河縱橫,四季常青,烹飪原料多而且廣。即有山區的山珍野味,又有江河的魚蝦蟹鱉;既有肥嫩味美的各類禽畜,又有四季不斷的各種新鮮蔬菜和筍菌;還有品種繁多、質地優良的釀造調味品和種植調味品,如自貢井鹽、內江白糖、閬中保寧醋、德陽醬油、郫縣豆瓣、茂汶花椒、永川豆豉、涪陵榨菜、敘府芽菜、南充冬菜、新繁泡菜、成都地區的辣椒等,都為各式川菜的烹飪及其變化無窮的調味,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此外,四川所產的與烹飪、筵宴有關的許多酒和茶,其品種質量之優異,也是聞名中外的,如宜賓的五糧液、瀘州的老窖特曲、綿竹的劍南春、成都的全興大曲、古藺的朗酒、以及重慶的沱茶等,它們對川菜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是受當地風俗習慣的影響。據史學家考證,古代巴蜀人早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飲食習俗。貴族豪門嫁娶良辰、待客會友,無不大擺“廚膳”、“野宴”、“獵宴”“船宴”、“游宴”等名目繁多、肴饌綺錯的筵宴。到了清代,民間婚喪壽慶,也普遍籌辦“家宴”、“田席”、“上馬宴”、“下馬宴”等等。講究飲食的傳統和川菜烹飪的發展與普及,造就了一大批精于烹飪的專門人才,使川菜烹飪技藝世代相傳,長盛不衰。
三、廣泛吸收融會各家之長。川菜的發展,不公依靠其豐富的自然條件和傳統習俗,而且還得益于廣泛吸收外來經驗。它無論對宮廷、官府、民族、民間菜肴,還是對教派寺廟的菜肴,都有一概吸收消化,取其精華,充實自己。秦滅巴蜀,“輒徙”入川的顯貴富豪,帶進了中原的飲食習俗。其后歷朝治蜀的外地人,也都把他們的飲食習尚與名饌佳肴帶入四川。特別是在清朝,外籍入川的人更多,以湖廣為首,陜西、河南、山東、云南、貴州、安徽、江蘇、浙江等省,也都有入籍的。這些自外地入川的人,既帶進了他們原有的飲食習慣,同時又逐漸被四川的傳統飲食習俗所同化。在這種情況下,川菜加速吸收各地之長,實行“南菜川味”、“北菜川烹”,繼承發揚傳統,不斷改進提高,形成風味獨特,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四川菜系。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