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兩位嗜肉名人
有史以來,人們皆以五谷為主食,但在清代卻有兩位名人例外,他們并非庸碌之輩,而是歷史上頗有影響的名流。一位是乾隆年代總纂《四庫全書》的大學士紀曉嵐;另一位則是遠征西北的著名將領左宗棠。
曉嵐愛豬紀昀、字曉嵐(1724一1805),河北獻縣人,他不吃米谷,唯以豬肉為主食,餐餐大啖豬肉。有次,適逢友人光臨,正值他在用飯,仆人捧上一個火鍋,里面足有三斤豬肉。只見他猶如風卷殘云、片刻即把鍋中之肉裝於腹中,來客為之愕然。紀曉嵐視豬肉為珍食,對其他肴品、均敬謝不敏,甚至在佳宴酒席也是如此。有趣的是,紀曉嵐對於鴨肉卻毫不感興趣,沒有食欲,即便是手藝高超的廚師也很難吊起他的胃口,絲毫不會動心。為此,他曾有詩為證:“靈均滋芳草,乃不及梅花,海棠傾國姿杜陵不一賦”。他以屈原(靈均)楚辭遍及萬花百草。唯獨不曾歌及著名的梅花;又以社甫為奇葩異草多有賦詩,卻未涉及美麗的海棠作比,借此為己引據解嘲。
宗棠索肉
左宗棠、宇季高(1812一1885),湖南湘陰人,也是一位食豬肉聞名的奇人,據說每貿非十斤不能果腹他初出征時,路過各地府縣,地方官照例準備美食佳肴,遺憾的是卻并沒有能討得這位總督大人的歡心後獲知情由,於是每到一地,府縣必以豬肉敬奉。後來,左宗棠遠征新疆,萬里沙漠,吃不上豬肉,幾難支撐,所以班師一回蘭州,首餐便索食堵肉解饞,并對左右說:“我雖未聞韶樂,今天卻真領略到三月不知肉味曲滋味了”。1875年(清光緒元年),左宗棠調任北京,不久升授軍機大臣。有天,慈福太后舉辦盛大宴會,特地在他坐桌上準備比常人多幾倍的熟豬肉。左宗棠毫不謙遜的一掃而光,似乎還沒有吃足。宴會後,同僚內有人故意問他:“你老兄一餐吃那麼多肉,這正應得一句古語——‘將軍不負腹。但不知道你的肚子是否對得起你啊?”左宗棠笑答道:“你們這些人整天咬文嚼字,懂得甚麼,只好嘗菜根了。我幸能吃肉,想來未必會招致‘肉食者鄙,之譏吧”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