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蛋撻”的美麗傳說
“草根”(grassroots)這個名詞,近幾年在香港很流行。它跟“中產”、“富豪”一樣,成了一種社會階層的劃分。香港也不乏出身自“草根”,如今成為專業人士、社會精英的神話,而眼前一身背心短褲、頭發斑白、兩手沾滿面粉的歐陽先生,便是另一位“草根”傳奇人物。
歐陽先生自言不識字,十歲開始跟舅父學做中式糕餅,后來又在多家酒店和馬會餐廳做事,學得一身精湛的西餅手藝,于是在舅父舉家移民后,接手了這一盤生意——泰昌餅家。
一間只有四十平方米、表面看來普普通通的餅家,店面靠街,制餅工場就在柜臺后面,典型的家庭式的手工作坊。老板即是伙計,歐陽太太負責打理店面及收銀,做的盡是街坊生意,像極了小時候上海弄堂口的煙紙店、馬路對面的熟食店:放學回家的路上,小心翼翼地從兜里掏出一角錢,買一包咸桃板,足夠美上幾天,直到那張包裝紙被戳破了洞,才依依不舍地吃下最后一顆。
這家屹立中環五十一年的老店,竟有一夜成名的機會。那是因為有一天,小店里來了的客人——末代港督彭定康。他欣賞歐陽先生自創的那種曲奇皮蛋撻的香氣,一口氣連吞了好幾個,自此“香港第一蛋撻”的美譽由那里傳到了全世界。
“試問有哪家街坊小店能做到全世界都知?我一介‘草根’,竟因蛋撻之名而與肥彭(彭定康的昵稱)做了朋友?”歐陽先生拍拍撻模,半帶自豪半憂慮地說。
今天,他的憂慮成了全香港市民的熱門話題。由于店鋪換了新業主,租金將會大幅提升,這家極具五六十年代情懷的老餅家面臨著結業的危機。這一消息在上星期由法新社率先報道,繼而引起各地傳媒的廣泛留意。這幾日,小店外一大早便排起了長龍,隊伍里有議員、律師、明星和普通市民,店子對面的馬路邊多了等候主人買撻歸來的車輛,也多了駐街巡邏的警察。每到晚上五點過后,人龍更超過50米,遠道而來的主婦,下了班的白領,在酷熱潮濕的氣候下一等大半個小時,企盼嘗一口皮脆里滑的熱辣辣蛋撻。歐陽先生的蛋撻不但采用厚脆的曲奇皮(不是一般的酥皮)做撻底,就連蛋漿的調校也鮮美可口:不甜不膩,入口極滑,頗有回味,吃完后,那陣鮮奶及雞蛋的香味還滿口留香。他對顧客的細心更值得一贊,得知大家路途遙遠,他會主動將餅盒邊撕開透氣,避免“倒汗水”破壞蛋撻的味道。
我買了半打蛋撻、兩只脆軟的白糖沙翁,然后偷偷地向工作間望了一眼,只見歐陽先生低頭不語,背心下露出一個肥肚腩,雙手飛快地搓著一張張蛋撻皮,我想他也許是在回憶幾十年來這家小店的傳奇經歷,腦海里飄過那曾經有過的輝煌歲月。突然間,我想起了弄堂口的那爿夫妻老婆店,想起了玻璃大瓶里盛放著的白糖楊梅、椒鹽桃肉、五香花生米......以后,我也會記起歐陽先生的蛋撻。
如果你有機會前去香港,也希望你去試試“香港第一蛋撻”,看看這位善良的“草根”人物,感受一下他的傳奇。那家小店就座落在中環的擺花街。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