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是河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位于河北省東南部。大禹治水劃天下為九州,現衡水所轄冀州為九州之首。河北省稱冀,也緣于此。深厚文化造就了一代名人,涌現出儒學大師董仲舒,唐代經學家孔穎達,詩人高適,文學巨匠孫犁等。衡水市不僅歷史文化豐富,而且飲食文化也源遠流長,現在我們就來看下衡水的特色美食吧。
1、鞋底兒燒餅
鞋底兒燒餅是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傳統的面食小吃。制作鞋底兒燒餅所需的主要原料有精粉、麻醬、香油、小茴香、湯。另外,煮肉需要七種中藥配制的調料。把面團做成鞋底兒狀后,先放在上層的鐺上烙,待至七、八成熟則放在密閉的下層烤,使其外皮酥脆。根據火候和火性控制烘烤時間,一般是2—3分鐘。烤好后取出,切開一個口,把已煮好且經過白糖熏制后放在老湯中的肉取出剁碎,放進鞋底兒燒餅里。這樣趁熱吃,口感外酥里嫩,唇齒留香,別有一番滋味。
2、郭莊旋餅
郭莊旋餅,傳統名點,相傳起源于明朝初年,由面點師精細加工并烤制而成;外焦里嫩;味香不膩,百吃不厭,易于保存。“郭莊旋餅”,圓形,碗口大小,燒餅一般厚薄。郭莊旋餅皮焦而不糊,餡嫩而透熟,兼有清香、焦黃,芝麻香的味道。
3、芝麻煎堆
芝麻煎堆,是衡水的特色小吃之一,煎堆又叫麻團、麻球,漢族小吃,流行于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它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鍋里用油煎成,風味獨特,制作考究。色澤金黃,外形渾圓中空,口感芳香酥脆體積膨大滾圓,表皮薄脆清香,而又柔軟粘連,餡又香甜可口。有團圓甜蜜的寓意。
4、餞面饅頭
餞面饅頭是河北省漢族特色小吃。干硬筋道,香甜味美。
5、深州酥糖
深州酥糖是一款傳統小吃,始于深州王家井,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會做幾斤酥糖,深州酥糖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名點。深州酥糖,以花生、芝麻、白糖為主要原料,層次分明,紋理清晰,香甜酥脆,宛若工藝品般精致纖巧。一封紅紙商標,一張草紙小包裝,保持著傳統的點心風格。
6、衡水花生酥
花生酥始于明萬歷,盛于清乾隆年間,代代秘傳至今,傳統工藝,古法秘制,與北京花生酥相比河北衡水花生酥又有另一種滋味。
7、冀州燜餅
冀州燜餅是河北省傳統的漢族面食小吃。色澤黃亮,筋道松軟,不粘不連,滋味香醇。冀州人有二月二吃燜餅的習俗,象征著烙干大田不生蟲。
8、武邑扣碗
武邑扣碗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肴,屬于河北菜。不是一道菜而是一桌蒸碗。傳統扣碗由8個“凈碗”組成,有東坡肉、瘦肉、肥肉、肘子肉、米粉肉、雜燴肉、丸子、排骨。從宋代開始,武邑農村就有了用扣碗設宴的習俗,方言稱之為“席兒”。
9、武強酥魚
武強酥魚是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的特產。武強縣的酥魚是武強河鮮中的代表,一條普通的草魚,通過秘門的刀工、油炸和調料,做出外香里嫩、鮮酥可口、甜咸兼有、香味濃郁的酥魚,同時可做成咸、甜、鮮、麻、辣等多種口味,讓眾多人拍手叫絕、欲罷不能!
10、故城熏肉
故城熏肉歷史悠久,它以鮮豬牛肉為原材料,加入幾十種藥材和調味品精心加工而成。做出的熏肉色澤棕紅,皮爛肉嫩,表里一致,肥而不膩,瘦不塞牙,味道醇香,具有開胃驅寒、消食保健作用。
11、趙記熏肉
趙記熏肉是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的特產。棗強趙記熏肉皮爛肉嫩,表里一致,色澤鮮艷,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齒,不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
12、江米涼糕
江米涼糕是在衡水流傳近300年的風味小吃。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駕幸熱河哨鹿節次照拿膳底檔》中可以看到,乾隆皇帝經常食用江米涼糕。當時,宮內御廚退休出宮,多在冀州市收徒設店,江米涼糕也因此傳入民間。民國年間,衡水制作江米涼糕的店館不下數十家,其中以回族夏姓一家做的江米涼糕最有名氣。清香軟糯的糯米,裹著沙甜的豆餡,吃上一口綿軟不粘牙,沙甜而不膩口。
13、饒陽豆腐腦
饒陽豆腐腦是河北饒陽縣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距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饒陽豆腐腦用料達14種之多,有黃豆、饒陽黑醬、面粉、豬油、豬肉、茴香籽、大料、醋、雞、韭菜、桂皮等。作工精細,分浸豆磨漿、配制佐料、配制吊湯和鹵湯等。宜在春秋兩季食用。先將水豆腐盛入碗內,再放入面筋片、韭菜、香油,澆上配制好的鹵湯。該小吃營養豐富,含有40%的植物蛋白質,且吃起來味道鮮美,久吃不膩。
14、衡水湖烤鴨蛋
衡水湖烤鴨蛋,產自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作為衡水湖特色旅游商品,是經過嚴格挑選的鮮鴨蛋,取自衡水湖畔綠色無公害養鴨基地,經獨特的方法秘制,口感好、入口滑、有彈性,成為鴨蛋之極品。
15、饒陽金絲雜面
金絲雜面是一種河北饒陽著名的傳統面食小吃。金絲雜面屬于綠豆面。綠豆、小麥、芝麻磨成細粉,用香油、白糖、蛋清和適量的水和成面團,將面團搟成薄紙一樣的大面片,略涼至不干不濕,折不斷,卷不沾時,疊起切細絲。色黃透明,形如金絲,存放期長,耐煮不爛,清香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