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廚娘—說到廚神級的美女,中國古代還真有那么幾位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大廚往往都是男人,因為做菜需要操刀殺生,忍受煙熏火燎,有時候甚至是重體力勞動,不是一般柔弱女性所能勝任,特別是美女。但在中國十大歷史名廚中,居然有6位是女性,包括秦淮名妓董小宛,這實在出人意料。或許,美麗的女子難得,會做菜的就格外容易被人記住吧。
唐代的膳祖。看著名字你就知道她做菜有多么牛了。膳祖是唐代宰相段文昌的家廚,對美食的選料、加工、制作等各方面都非常精通。也是在此基礎上,成就了段文昌傳世的《食經》50章。
段文昌很多人不知道,但他的兒子段成式在歷史上非常出名,一本《酉陽雜俎》堪稱奇書,被歷代文人所重視。《酉陽雜俎》中記載了當時各地的很多美食,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家菜,也就是膳祖所創。有興趣可以找《酉陽雜俎》來細研,一探唐代廚娘的風采。
梵正。梵正是個尼姑,這自然是她的出家法號,既然遁入空門不知還為何如此熱衷美食,這大概與當時社會風氣相關,比如同樣出家的魚玄機,在唐代也是大大有名。史書上沒有記載梵正的長相,想來也是眉清目秀吧。
據陶谷的《清異錄》記載:“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炸、膾、脯、腌、醬、瓜、蔬、黃、赤雜色,斗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則人裝一景,合成輞川圖小樣。”
單憑這一道菜,梵正就可名列十大名廚了。這道根據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晚年隱居之地“輞川別墅”的畫圖做的拼盤,可謂色、形、意具備,不但需要精湛的手藝,更需要對王維詩畫的深刻理解,需要藝術構思,達到“菜上有山水,盤中有詩歌”。梵正實在算是一個才女型的廚師了,可惜遁入空門,難道是不堪塵世的羈絆?
宋代的劉娘子。劉娘子是宋高宗趙構的家廚,在趙構未登基前,掌趙府膳食。宋高宗登基后,成為御廚,這實際上有些違背規矩。按照規定,女人是不能做御廚的,因為尚食是5品官,由一個女子來擔任是不太合適的。但宋高宗就是喜歡吃她做的菜,也沒有辦法,只好破例。得宋高宗如此青睞,想來模樣也不差。
第四位是宋五嫂。宋五嫂原籍山東,隨宋南渡,在杭州城外開一個小餐館。最擅長做魚羹,聞名京城。宋五嫂做的魚羹一直傳到今天,名為“宋嫂魚羹”,是浙菜名菜。
宋嫂魚羹由鱖魚做成,味道鮮美,非常像螃蟹,又名“賽魚羹”,在當時就非常有名。據宋吳自牧的《夢梁錄》記載,“杭城市肆各家有名者”,就有“錢塘門外宋五嫂魚羹”。又根據宋周密的《武林舊事》記載,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三月十五,趙構乘御舟游西湖,至錢塘門外,時近中午。侍從告訴他說這里有家菜館魚羹鮮美,趙構就找宋五嫂上船,現場烹制,趙構吃后大贊鮮美,賞錢,從此揚名。直到今天,宋五嫂仍被尊為“燴魚之祖”。
第五位是明末清初的名妓董小宛。董小宛位列“秦淮八艷”之一,她與當時名士冒辟疆、錢謙益的交往更為后世所津津樂道,繁衍出很多故事。董小宛不僅美麗多才,在美食上也是很有造詣,烹制的糕點、美食,被人爭相模仿,名滿江南。她做的桃糕、西瓜糕、菊花糕等都堪稱絕美,引得無數文人愈加仰慕。
第六位是清朝的蕭美人。當時居住在江蘇的儀征,她最擅長做點心。在清代著名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單獨有一則《蕭美人》點心,“儀征南門外,蕭美人擅制點心,凡饅頭、糕、餃之類,小巧可愛,潔白如雪。”
袁枚對蕭美人點心的熱愛達到了狂熱的程度,乾隆五十七年重陽節,袁枚曾托人專門到儀征訂購了3000只點心,并將其中的1000只送給當時的江蘇巡撫奇豐額。
有了這些達官顯貴、文人雅士的宣傳,蕭美人真是想不出名都難。至今揚州還多有號稱得到蕭美人點心真傳的店賣點心,間有美味者,但恐已不是當年“蕭美人味道”。
另有,譚家菜創始人譚宗浚兒媳婦趙荔鳳。趙荔鳳虛心好學,廣采多家名菜特長,成為譚家菜的集大成者,使譚家菜有200多道名菜,最出名的是“黃燜魚翅”。譚家菜最初是私家菜,后來走向社會,成為京城著名菜館,當時有“食界無口不夸譚”的說法,報界有“其味之鮮美,需南面王尤不及”的評價。民國大畫家張大千嗜愛“黃燜魚翅”,曾有空運剛出鍋的魚翅到南京的豪舉。
在黃萍蓀的《四十年來之北平》一書中,記載了吃譚家菜的盛況。“耳食之徒,震于其代價之高貴,覺得能以譚家菜請客是一種光寵。弄到后來,簡直不但無‘虛夕’,并且無‘虛晝’,訂座往往要排到一個月以后,還不嫌太遲。”
還有一位就是“麻婆豆腐”的創始人陳麻婆。這應算是一位另類美女吧。
關于美女廚娘的話題,我曾經與著名美食家沈宏非有個探討。得出的共識是,現在的美女都在“遠庖廚”,會做菜的美女越來越少了。
現在的美女,很難有自己的拿手菜。自己的拿手菜,應該是自己發明的,獨到的,而不是什么西紅柿雞蛋、魚香肉絲等。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5-04-27
關注:
飲食禮儀特產推薦
飲食禮儀特產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關注:217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關注:175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關注:164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關注:162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關注: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