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湯包簡介:
灌湯包又稱湯包,湯包,顧名思義,是一種包子,但是里面是有湯的,它和小籠包的區(qū)別在于,湯包比小籠包稍大,而且更注重味道,有些湯包還做成吸管來吸里面的湯汁。
“湯包”是以面粉、酵面、豬肉或蟹肉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道漢族特色小吃,以湯多為主要特點(diǎn),老少皆宜。以“小巧、皮薄、餡大、肉鮮、味美、湯汁充盈、清香利口”而著稱,與小籠包系出同門。湯包其實(shí)并不是武漢特有的,它是江浙一代的風(fēng)味小吃,清末民初傳到武漢,適應(yīng)當(dāng)?shù)鼐用褚瓜?xí)慣,并在武漢得到了很好的傳承,也逐漸并為武漢有名小吃一列。
灌湯包在武漢
92年前有一個(gè)叫“四季美”的湯包館誕生在武漢,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yīng),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yán)格,肉泥鮮嫩,七個(gè)一籠,配上姜絲醬醋,異常鮮美。為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了鮮肉湯包外,他們還制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這樣使得武漢四季美湯包名揚(yáng)四海,四季美湯包是在蘇式湯包的傳統(tǒng)作法基礎(chǔ)上不斷改進(jìn)行形式的。這種湯包具有皮薄、湯多、餡嫩、味鮮的武漢風(fēng)味,不僅為武漢人所喜愛,而且在去昂也頗有名氣。
灌湯包的做法一
主料:面粉1000克、溫水600克、豬五花肉700克、肉皮凍280克、蟹肉160克、蟹黃、醬油各40克、豬油100克。輔料: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蔥花、姜末各5克、精鹽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
制作步聚
1.將面粉加水和勻揉透,放置片刻。
2.豬肉剁成肉茸,蟹肉剁碎,鍋內(nèi)加豬油燒熱,放入蟹肉、蟹黃、姜末煸出蟹油,與肉茸、皮凍、醬油、料酒等調(diào)拌成餡。
3.將面團(tuán)搓成長條,揪成每50克4個(gè)的面坯,搟成圓皮,加餡捏
成提褶包,上蒸籠用旺火蒸10分鐘即可。
灌湯包的做法二
原料:新鮮豬皮500克,冬瓜600克,魚糝150克,火腿30克,黃瓜皮30克,雞蛋皮1張,生姜25克,大蔥50克,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雞精、干濕淀粉、香油、鮮湯各適量,蔥葉、紅櫻桃各少許。
制作步聚
1.豬皮洗凈,放入高壓鍋中,摻入鮮湯,加入生姜、大蔥、精鹽、胡椒粉、料酒、雞精,加蓋,上火壓至豬皮化成汁后,待冷卻開蓋,打去料渣,將湯汁倒入方形盤中,晾涼后再入冰箱中冷藏,即成皮凍,然后將其修切成直徑為2厘米的圓球,共12個(gè)。2.冬瓜去皮,切成15厘米見方的大塊,再片成大薄片,共12片,放入鹽開水中浸泡約10分鐘;火腿、黃瓜皮、蛋皮均切細(xì)絲;蔥葉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撕成細(xì)絲;紅櫻桃剁成細(xì)末。
3.將修切成圓球的皮凍先滾上一層干淀粉,再裹上一層魚糝,然后均勻地沾上火腿絲、黃瓜皮絲、蛋皮絲,將其包入浸泡過的冬瓜片中,再用蔥葉絲捆扎成石榴包,并在上面點(diǎn)綴上櫻桃末,即成水晶灌湯包生坯,入籠用旺火蒸約5分鐘,取出擺入盤中。
4.凈鍋上火,摻入少許鮮湯燒沸,調(diào)入精鹽、胡椒粉、味精,用濕淀粉勾薄芡,淋入香油,起鍋澆在盤中水晶灌湯包上即成。
灌湯包圖片
灌湯包的做法三
豬后腿精肉,豬肚皮上的大片肉皮,母蟹高筋面婁,食鹽、飽和堿水、豬皮、制凈后,加入料酒,老抽、蔥姜、煮制成皮湯,冷卻后,凍五個(gè)小時(shí),成皮凍取出切碎。加入拌好的精肉末,加入蟹黃,蟹肉拌入適量的鹽、雞粉待用。高筋粉一斤,加入食鹽適量,要感到口感有點(diǎn)咸。
飽和堿水一勺,加入冷水和成面團(tuán),放醒發(fā)兩個(gè)小時(shí)。下坯子,可心搟皮,包制成形即可上籠,這種湯包雖然個(gè)大,但是一個(gè)是湯多,傳熱快,別外也說明不能蒸過了。湯太過了,變成水蒸氣,體積變大,也會(huì)使湯包開裂,旺火足氣六分鐘足夠。但是這種做法必須有維揚(yáng)包點(diǎn)的包子手法作基礎(chǔ)。不然的話,很容易出現(xiàn)湯破的情況。
灌湯包子汁多味美的三大特色制作而成,使其既有時(shí)尚特色又有傳統(tǒng)精粹,色白如玉、湯汁豐富、口味極其鮮香、妙不可言,深得廣大顧客的贊譽(yù)。
灌湯包的做法四
用料:梅花肉500克、小麥面粉600克
輔料:豬皮凍350克、蝦仁100克
調(diào)料:食鹽2小勺、醬油2大勺、蔥2段、姜1小塊、料酒2大勺、水適量
做法步驟
1.準(zhǔn)備好所需食材:梅花肉、豬皮凍、蝦仁、蔥、姜、料酒和醬油
2.豬肉切成小肉丁
3.將蔥花、姜末放到肉丁上一起剁
4.剁至肉較碎時(shí)放兩大勺醬油、兩大勺料酒和半碗水
5.剁成有彈性的肉糜,肉泥體積也增大
6.蝦去蝦線剁成蝦泥
7.將肉糜與蝦泥放一起
8.攪拌均勻備用
9.豬皮凍切碎
10.將豬皮凍與肉糜放一起
11.按自己口味加鹽攪拌均勻
12.取適量干面粉,用開水邊倒邊攪和,目測盆中的一半面已經(jīng)燙過即可
13.將燙過的面與剩余的干面粉揉成面團(tuán)靜置30分鐘
14.取適當(dāng)大小的面團(tuán)搟成包子皮后放入適量肉餡
15.包好的包子生坯
16.鍋中入水,將包子擺好,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繼續(xù)蒸10分鐘
17.包子成品,咬一口的包子里面全是湯
灌湯包的烹飪技巧
1、將蔥花、姜末、醬油和料酒都放到肉餡里一起剁可以使肉餡更好的入味,此方法只適合自己在家剁肉餡哦;
2、包子的皮要盡量的薄,這樣能讓包子里的湯浸一下包子皮,包子皮也有香味兒;
3、多放一些豬皮凍,皮凍包的越多湯也就越多。
灌湯包的吃法:
吃湯包的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會(huì)遵循一個(gè)口訣:“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喝湯。蒸好的湯包餡心全化成了湯,外皮又很薄,自然不能用手去拿的。湯的溫度很高,也絕不能用嘴直接去咬,否則會(huì)被燙傷的。正確的吃法是,先用筷子在湯包上戳一個(gè)小洞,慢慢吸干湯包的湯汁,再放上姜醋,蘸食湯包的皮和剩下的餡。咬一口滿足感濃烈,讓人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