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山青水秀,四季名果不斷。果樹花開嫣紫千紅,點綴江山。煞是好看。果實掛枝橙黃碧綠,悅目喜人果實不僅鮮啖生津開胃,精工腌制,也別有風味。
▽福州賽園蜜餞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我國蜜餞生產有著豐富的經驗,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古籍中已有“以蜜漬梅”的記載。福州郊區盛產橄欖,量多質佳。附近永泰、閩清等地所產之芙蓉李亦久負盛名。因此,
福州歷史上就有以橄欖和李干為主要原料的蜜餞生產,并慢慢形成自己的風味,為人們所愛。昔日東街“日陛軒”、佘府巷“劉家厝”皆以精制各味橄欖著稱。本世紀二十年代起,“賽園”生產的橄欖等蜜餞后來居上,“賽園”遂成福州蜜之別稱。
李時珍《本草綱目》云:“橄欖名義未詳,此果雖熟,其色亦青,故俗呼為“青果”,具有生津潤喉、止煩渴、助消化之功能。因橄欖先澀后甘,猶如忠言逆耳,古人又稱之為“諫果”,或“忠果”。
也有人借橄欖抒述男女愛慕之情,如詩云“餉郎橄欖兩頭尖,上口些些澀莫嫌。待郎回味甜自知,好處由來過后見。”情趣橫生。
▽福州賽園蜜餞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福州一帶出產的橄欖產品繁多,因橄欖盛產福州,而稱之為“福果”。其主要品種有丁香、檀香、自來圓、惠圓、長營、羊矢等。“丁香”最小,味最佳;“惠圓”果實最大,適于鹽腌或糖煮。堪稱良種橄欖惠圓,顆粒大肉質飽滿,加工成大福果、十香果,風味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