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縣城關一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和,灌溉方便,歷來大面積種植蔬菜,這里的菜農有豐富的種菜經驗,所產蔬菜較優,特別是白菜優于別地。華縣古稱“華州”,所產白菜被稱做“華州白菜”。
華州白菜個兒大,形狀圓,菜球瓷實,顏色潔白無雜色,纖維細致無粗絲,吃起來無渣華州白菜是本省的優等白菜,除供當地食用外,尚有部分遠銷其它各省市自治區。
▽華州白菜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白菜是一種古老的蔬菜,我國栽培白菜源遠流長,約有六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西安半坡遺址中出土有白菜籽,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白菜,古時稱“菘”,漢代便出現了這一名稱,以后有關菘的記載頗多。
如三國時的《吳錄》載有“陸遜催人種豆、菘”;南北朝時陶弘景說:“菜中有菘,最為常食”,古代的白菜葉子小且不包心,其質量遠不能與現代白菜相比。到了宋代,菘逐漸易名稱白菜,而且品質普遍提高,當時蘇頌說:“揚州有一種菘,葉圓而大,啖之無渣,絕勝他土者,此所謂白菜”此時已培育出結球包心白菜,更為人們喜歡食用。
蘇東坡曾夸獎說:“白菜類羔豚,冒土出熊蹯”,比喻白菜象羊羔和小豬肉一樣好吃,是土里長出來的熊掌。現代的白菜遠遠勝過古代,而且品種繁多,按性狀可分為普通白菜、結球白菜和苔用白菜三類。
▽華州白菜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白菜營養價值并非很高,但它一直是人們喜歡而且常吃的一種蔬菜。它的最大特點是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促進腸壁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秘。近來發現它可防治結腸癌。
維生素C的含量也較多,可防治壞血病,可增強抗病能力。《本草綱目拾遺》說白菜“甘溫無毒,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冬汁尤佳。”白菜根煎服可治傷風感冒,用白菜根、蔥白、白蘿卜加生姜煎制的所謂“三白湯”不但治感冒,還治氣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