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豆腐制作始于淮南王劉安,唐朝時隨鑒真和尚東渡傳入日本。此物價廉物美,營養豐富,俗有“青菜豆腐保平安”之說。揚州豆腐制品花色品種極多,而雞湯煮干絲,風味之美,成為揚州席上的佳肴,是揚州傳統的名菜。
▽雞湯煮干絲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煮干絲的刀工要求很高,一塊大白干,廚師可以用刀片成十八片切出的干絲細如火柴棒。豆腐干本身味很薄,所以煮干絲很講究配料和湯汁。清朝乾隆時,揚州席上有一味菜肴叫“九絲湯”,就是豆腐干絲外加八種配料,即火腿絲、筍絲、銀魚、木耳絲、口蘑絲、紫菜絲、蛋皮絲、雞絲制成的。
有時還加海參絲、蟶干絲或燕窩絲。煮干絲的湯必用雞湯,故名雞湯煮干絲。多種配料的鮮香味經過燒煮,復合透入豆腐干絲里面,吃起來珍美異常,味鮮綿軟,爽口開胃,四季皆可作饌,而以夏季最佳;三餐皆可佐食,揚州人最喜早餐進之。
清晨進入茶社,揚州人愛以水晶肴蹄、灌湯蟹黃包子、鹵汁面或煮干絲作為“早茶”。清人有《望江南》詞云:“揚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干絲堆細縷,…燒酒水晶肴。”這里的“加料干絲堆細縷”,
指的就是雞湯煮干絲。雞湯煮干絲還有一個好處,在盛大筵席上可作沖淡葷腥的解膩之饌;在尋常家宴上,可作老幼皆宜的佐食之肴。它雅俗共賞,價廉物美,營養豐富,無怪乎名揚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