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氣 一粥一菜加一茶
我們即將迎來夏季第三個節氣——芒種,它標志著仲夏時節的開始。此時自然界萬物生長旺盛,農作物進入成熟期,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易因暑熱、濕邪侵襲出現疲乏、食欲不振、心煩口渴等問題。
今天,給大家介紹適合芒種節氣的一菜一粥一茶,清暑化濕健脾胃,益氣養陰安心神。
冬瓜薏米老鴨湯
冬瓜200g、薏米30g、老鴨半只、生姜3片。
老鴨焯水后與薏米、生姜同煮1小時,加入冬瓜再煮20分鐘,調味即可。
冬瓜清熱利濕,薏米健脾滲濕,老鴨滋陰不膩,生姜調和寒性。諸藥合用,可健脾祛濕。此方清補兼施,尤宜于濕熱體質、夏季乏力、易水腫、食欲差、舌苔厚膩、小便短赤者。
綠豆蓮子百合粥
綠豆50g、蓮子20g、百合15g、粳米50g。
綠豆提前浸泡,與粳米、蓮子同煮至開花,加入百合煮10分鐘,可加冰糖調味。
綠豆解暑毒,蓮子寧心神,百合潤肺防燥,粳米護胃氣。諸藥合用,可清心解暑。此方清暑熱而不傷正,尤宜于夏季心火旺、心煩失眠、口干舌燥、口舌生瘡、夜寐不安者。
酸梅湯(茶)
烏梅25克、山楂20克、陳皮5克、甘草3克、冰糖100克、桂花1克。
將浸泡好的烏梅、山楂、陳皮、甘草連水倒入鍋中,加水2升,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40分鐘關火,加冰糖攪拌至融化后燜10分鐘,用紗布過濾掉渣。撒上桂花。
烏梅性平味酸澀,入肝脾肺大腸經,可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生津止渴;山楂性微溫味酸甘,入肝脾胃經 ,可消食化積、行氣散瘀、止瀉止痢;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甘草性平味甘,入心脾肺胃經,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化痰。諸藥合用可解暑提神,生津解渴,健脾胃,祛濕氣,解油膩。酸梅湯是中國傳統的夏季飲料和解暑佳品,尤宜于濕熱重時飲用。
劃重點
健脾養心少食肥甘厚味
芒種節氣的氣溫顯著升高,雨水增多,空氣中濕度大,呈現“濕熱交織”的氣候特點。
此季節養生需注意,飲食有節,多食時令果蔬,如苦瓜、冬瓜、綠豆等,忌辛辣肥甘厚味。臟腑調理重點在脾、心。濕邪困脾易致腹脹、便溏,需健脾化濕。暑熱擾心易致失眠、煩躁,需清心除煩。
防暑降溫:避免正午暴曬,及時補水,防止暑熱耗氣傷津。祛濕健脾:濕熱易困脾胃,需飲食清淡,少吃生冷油膩。
養心護陽:夏應于心,避免情緒焦躁,適當午睡養神。
需要提醒的是,濕熱體質者忌食辛辣燒烤;陽虛者少飲冰鎮飲品。食療需長期堅持,急性病癥需及時就醫。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5-06-10
關注:
健康飲食特產推薦
健康飲食特產排行
- 清除蠟燭痕跡的三種方法
- 幾乎家里每個房間都有蠟燭,但不幸的是,有時候燭光會亂串。你有發現桌布、衣服、或燭臺上有頑固的蠟燭油擦不掉嗎?
- 關注:2233
- 香蕉的9大功效與作用
- 香蕉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水果,幾乎在全世界都可以輕松購買到。雖然香蕉價格便宜且易獲得,但它的營養價值不容小覷。
- 關注:848
- 鮰魚與鯰魚的區別
- 說到鮰魚,很多人都會把它當作是鯰魚,因為它們的外形實在是太像了,導致很多人總以為鮰魚是鯰魚,其實它們還是有差別的
- 關注: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