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麻酥是湖北省潛江的一種著名小吃,曾經在潛江一度面臨失傳,之后,由于國家開始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水麻酥的制作工藝又重新被傳承了下來。現在,這種糕點在潛江已經并不多見了,但是在湖北省其他的縣市中依舊活躍著。下面,小編帶大家來看看吧。
潛江水麻酥介紹 水麻酥的歷史與傳承
湖北潛江曾經流傳有一句歌謠:茶館不賣水麻酥,茶客不往門前走。請客不用水麻酥,賓至桌前又回頭。雖說水麻酥沒有歌謠中描述得那么受歡迎,但是至少說明了其在民間的地位之重,影響力之廣。
相傳,水麻酥這種糕點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了,但是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水麻酥幾乎沒有在民間出現過。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據了解,早在秦朝,水麻酥在民間被稱之為“天下第一糕點”,有使者帶給了秦王。秦王品嘗后大加贊賞,但是為了突出自己身份的尊貴,下令民間不得制作這種糕點,只能供給皇室享用。
雖然古代朝代更迭,但是這項禁令依舊沒有解除。直到清朝,一名名為潘丑兒的面點師經過多年地考證,終于習得了這門手藝。隨后,潘丑兒在災年逃難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手藝傳授給了一家楊姓家庭,從那以后,水麻酥終于重見天日。
現在,水麻酥也走向了品牌化,流程化的生產了,很多來湖北旅游的游客們購買精心包裝的水麻酥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在湖北很多地方,水麻酥已經成為了節日的代名詞,在荊楚大地上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