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食品的來歷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飲食遺風處處可覓,食品典故名揚天下,這里擷取一二,以饗讀者。
饅頭。相傳三國時候,蜀國常遭其南邊南蠻洞主孟獲部的襲擊騷擾,諸葛亮便親自帶兵去征戰孟獲。瀘水一帶人煙極少,瘴氣很重而且瀘水有毒。諸葛亮手下有人提出一個迷信的主意:殺死一些南蠻的俘虜,用他們的頭顱去祭瀘水的河神。諸葛亮沒有采納殺戮“南蠻”俘虜的主意,但為了鼓舞士氣,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軍中帶的面粉和成面團,捏成人頭的模樣兒蒸熟,當做祭品代替“蠻”頭去祭祀河神。打那以后,這種面食就流傳了下來,并且傳到了北方。可是稱為“蠻”頭實在太嚇人了,人們就用“饅”字換下了“蠻”字,寫作“饅頭”,久而久之,饅頭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冰糖。相傳清代康熙年間,有一個名叫扶桑的姑娘,是四川內江的一個大糖坊主張亞先家的丫環。有一次,她趁張亞先不在舀了一碗糖漿正準備喝的時候,張亞先來了,扶桑連忙把糖漿倒進豬油罐,將它藏在柴堆里,又在上面放些谷糠掩蓋住。過了幾天,當扶桑捧出豬油罐時,罐里卻長滿了許多水晶般的東西,敲碎入口,堅脆而純甜,其味道勝過白糖。扶桑把這一奇怪現象講了出去,許多人如法炮制。因為制出的糖形似冰、甜如蜜,人們就把它稱作冰糖。
太后餅。相傳,漢文帝劉恒的外祖母靈文侯夫人,在懷德縣(今陜西省富平縣華朱鄉懷陽城)修建了一處莊園,長期住在園內。文帝的母親薄太后經常從長安前往懷德看望她,隨行御廚將宮廷的烤餅技術傳授給了當地百姓,村民們稱此餅為“太后餅”,兩千多年來,太后餅制作技術世代相傳,歷久不衰。
千層油酥餅。相傳,千層油酥餅與唐代高僧玄奘在慈恩寺翻譯佛經有著密切的關系。唐高宗李治特別尊崇佛教,當玄奘法師翻譯佛經達千卷時,他命御廚專門做成“千層烙餅”賞賜給玄奘,以表彰他的功績。后來玄奘病故,安葬的那天,京城長安附近趕來送葬的人達100多萬,他們亦帶著寓意千卷佛經的各種食品來祭奠。以后,京城長安的廚師懷著對玄奘法師的崇敬情意,對“千層烙餅”又作了精心改進,取名“千層油酥餅”,投入飲食市場后,曾風靡一時。千余年來,幾經戰亂,歷久不衰,一直流傳至今。
黃桂柿子餅。相傳1644年,李自成稱王長安后,隨即進軍北京。當時,關中正逢災荒之年,糧食短缺,臨潼縣的老百姓就用熟透了的火晶柿子拌上面粉,烙成柿子面餅慰勞義軍,并讓他們帶些在路上當干糧吃。由于這種柿面餅味道甜美可口,食后耐饑,很受義軍將士稱道。義軍在群眾的支持下,勢如破竹,一舉攻克了北京。后來,為了紀念李自成和義軍,每年柿子熟了,臨潼百姓家家戶戶都要烙些柿面餅吃。天長日久就演變成了今天的黃桂柿子餅。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5-04-25
關注:
飲食禮儀特產推薦
飲食禮儀特產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關注:217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關注:175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關注:164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關注:162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關注: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