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歷史上的茶莊
在漫長的歷史上,北京市的茶莊很多,按1926年的統計,北京“城內、外之茶葉店大小不下三百余家”。當時茶葉的消費總額為370萬斤乃至400余萬斤。京人習茶葉是按兩計算的,當時北京不足200萬人,人均消耗量相當可觀。
喝茶的人多,茶葉莊鋪的生意自然興隆紅火。開茶葉鋪的“十之九皆為安徽人”,但后來又有大批福建人和浙江人介入。有趣的是,不產茶葉的山西省,也有人在京經營茶葉。晉人賣茶葉往往與海味同賣,茶葉、海味都不產于山西,晉人賣茶葉自然不會得心應手,只能讓位于南方諸省的人士了。
舊時,北京茶莊的字號很有意思,不少茶莊喜歡用店主姓名為店名,如吳裕泰、汪元昌、汪正大、吳元泰、吳永和等等。在經營茶葉莊的人中,有“六大茶商”之說,即是六家大茶葉商,這六家姓氏為寇、張、汪、方、吳、孟。寇氏系河北冀州人,孟氏是山東人(瑞蚨祥家族人氏),其他均為安徽人。
北京的茶館種類很多,每日演日夜兩場評書的,名為書茶館;此類茶館標榜“開書不賣清茶”。賣茶又賣酒及酒菜小食品,叫茶酒館;此外還有什么清茶館、大茶館、野茶館等等。
大茶館是為“頭等”閑人開的,民國之后那些前清遺老因沒有了“鐵桿莊稼”,無閑錢再去大茶館添補無聊,大茶館便一個個關門大吉或轉業,讓位于其它類別的茶館。
京城茶館中還有野茶館,野茶館是季節性的,秋末一一關門,春末一一來業,茶客多為“踏青”、郊游的人。一些野茶館設在朝外二閘及城內什剎海等游覽區內。野茶館本小利微,開此類茶館者,大多是“以茶會友”,并不想從中發財。后來,因公園里設了茶棚、茶座,此類野茶館便一一退出了舞臺。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5-04-18
關注:
飲食禮儀特產推薦
飲食禮儀特產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關注:216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關注:174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關注:163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關注:16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關注: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