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腳”是團風一種特色小吃,因其色澤金黃,外脆里香,甜而不膩,老少皆宜而享譽鄂東南。團風“狗腳”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故事呢。
相傳,黃州有兩家熟食店。一是老記熟食店,做的東坡餅,蘇東坡與安國寺的大和尚佛印特別愛吃。其生意自然興隆。另一熟食店,老板姓王,生意不好,便向老記老板討教,想學東坡餅的做法。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老記老板本想不說,又覺得面子過不去。就把配料方和做法胡亂地說給了王老板。
王老板學著做了十幾回,可炸出來的都是一個個灰面坨。眼看黃州呆不下去,只好搬離黃州二十里地的團風,開他的熟食店。
“王老板是從黃州搬來的”,開張沒幾天,一些聽說黃州東坡餅的人就來找王老板,要他做幾個讓團風人開個眼界,嘗嘗口福。王老板想爭幾個客主,便硬著頭皮再試一試。
王老板自編方兒,一連試了十幾個法兒,做出來的東西沒人買,白白地浪費了。一氣之下,他把案板上還沒做的生面坨,用刀一氣亂劃,丟進還沒熄火的爐灶里。這些面坨,有的丟進火中,有的貼在灶壁上。
當他肚子餓了時,忽聞一股酥香味。四處一找,見灶壁上貼的幾個灰面坨,烤發了裂,焦黃焦黃的。他抓起來一聞一咬,嗬!香噴噴、脆酥酥的,真好吃哈!他想,東坡餅不就是蘇東坡和大和尚吃出了名,我這東西量他們也沒吃過。如是,他按先頭的方兒做了一些,用禮盒裝上,派一伙計送到黃州,并囑咐道:要是蘇東坡吃得高興,就趁興請他取個名字。
那伙計在安國寺找到蘇東坡,畢恭畢敬地獻上熟食。蘇學士和大和尚打開盒子,一陣香味撲鼻,于是你我爭吃起來:“好吃!好吃!味道不比東坡餅差。”并一人拿一個,左瞧右瞄。大和尚本愛開玩笑,看了說:“這倒像一樣東西。”“狗腳。”蘇東坡搶著說。然后,二人相對大笑。那伙計也忍不住大笑起來。這一笑,就把取名的事全忘了。回到團風,伙計忙把蘇東坡與大和尚如何吃的饞相講了一遍。王老板問:“那蘇學士給取了什么名?”這把伙計問住了,但又不敢說忘了,想起蘇東坡說“狗腳”時大笑的情形,就說:“取了。學士說叫‘狗腳’。還說老板會發大財的。”王老板有些不悅,也拿一個在手上左看右看,猛地一拍大腿,說:“到底是大學士,這名字俗中有雅。這東西像個狗腳,俗話說,豬來窮,狗來富,所以學士說我要發大財。”
第二天,王老板掛出了“王記狗腳店”招牌。團風人從沒聽說“狗腳”這種面食,都來看稀奇。王老板便告訴眾人,蘇學士與大和尚如何愛吃,如何取名,說得天花亂墜。眾人嘗了嘗,也的確不差。一時,團風興吃“狗腳”,王老板的生意也興隆了。
從此,團風“狗腳”出了名,也成了人們走親串友的好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