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羊肉泡饃是陜西省西安市的特色小吃。西安羊肉泡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欲,食后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饑,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陜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
西安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泡饃。古稱"羊羹",西北美饌,尤以陜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陜西名食的“總代表”。2012年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西安羊肉泡饃的做法:
饃:中筋面粉500克、青稞面20克,酵母8克,堿1克,溫水200克
湯頭:牛肉500克、羊肉500克、蔥段15克、姜片50克、茴香5克、香葉3克、肉蔻1個、花椒10克、大料5克、干姜10克、鹽30克、水2千克、料酒10克、胡椒粉適量
配菜:紅薯粉條100克、香菜、青蒜各適量、香油少許
饃的制作:
1.面粉與青稞粉、堿混合,置于一大盆中
2.干酵母粉一袋
3.取8克干酵母加入200克溫水中,攪拌均勻至溶化,靜置3-5分鐘
4.將酵母水倒入面粉盆中
7.待面團漲發至1.5-2倍大
8.取出重新揉圓
9.搓成長條狀,分切成等量的小劑子
10.逐一搓圓
11.取一小塊面團搟成長條形
12.卷起然后豎放
13.再按壓成扁圓形
14.用搟面杖再次搟開,然后用叉子在面團表面扎上汽孔
15.平底鍋中火加熱后轉小火,下入面團兩面干烙至熟
16.將烙好的饃切成小塊備用
羊肉湯的制作:
17.茴香5克、香葉3克、肉蔻1個、花椒10克、大料5克、干姜10克
18.將香料用干鍋炒香
19.加入冷水浸泡氽洗
20.用紗布濾出
23.分切成片狀
24.將切好的牛羊肉倒入一大鍋中,加入清水、料包、蔥段、生姜浸泡8小時
25.撿出蔥姜和料包,將泡好的肉濾出備用
26.另取一湯鍋,加入大半鍋清水,煮沸后下入牛羊肉片抄熟后撈出
27.將抄熟的牛羊肉倒入湯鍋中,加入料包、生姜、鹽、料酒和2千克水,攪拌均勻
28.蓋上鍋蓋,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燉1個半小時
29.燉湯的時候,將干紅薯粉用清水泡發
30.待湯煮至香氣濃稠時關火
31.取出料包和生姜,將肉撈出,剩下的湯即為羊肉泡饃的底湯
32.將泡好的粉條下入湯中,加入適量胡椒粉,煮沸后轉小火再煮1分鐘左右關火
33.將牛羊肉和切好的饃裝入碗中,加入粉條拌勻
34.撒上切好的青蒜葉和香菜葉,最后澆上熱湯,撒上香油即可
西安羊肉泡饃的吃法:
一:干巴兒:要求煮成的饃,湯汁完全滲入饃內,吃后碗內無湯無饃無肉。
二:一口湯:要求煮成的饃,吃后碗內僅剩一口湯。
三:水圍城:饃塊在中間,湯汁在周圍,湯、汁、饃全要吃光。
這三種吃法,都得事先將饃掰成碎塊。
泡饃地道的吃法是需要先用手把饃掰碎,掰饃的方法也很有講究:要把圓餅形狀的饃先橫豎掰成四塊,把每塊分別掰成兩層,最后再把每小塊細細地掰成黃豆大小。再用掰好的碎饃制作泡饃,這樣的泡饃做出來 才入味,吃起來香。也有用機器直接攪碎了泡的,但是西安人很少這么吃。自己動手掰出來的饃,吃起來才香。根據個人不同的喜好,泡饃還可以做成三種類型,分別是“單走”、“水圍城”、“口湯”和“干撈”。單走式分別吃饃和湯,或者在吃饃的時候在湯里泡一下在吃。其他三種顧名思義就是按照湯的多少來區分。
西安羊肉泡饃哪家好:
“羊肉泡饃”在西安滿大街都是,真正地道的卻不多。就算是你去了非常有名氣的泡饃館吃,也會因為去的時間不對而對“羊肉泡饃”產生歧義。西安地道的泡饃館都有自己的特色風格,比如米家的比較肥美只適合冬天吃,很美味。黃家的比較清淡適合夏天吃,很清爽。白家的不肥不淡,適合春秋吃,很舒服。所以一定要在對的時間吃對的泡饃。
1、伊品齋泡饃肉多方顯泡饃本色
伊品齋泡饃最大的特色就是肉多,無論是優質、普通,不分小炒泡饃,均勝在厚道,分量實在。不論牛羊肉,都可以說是多精瘦肉而少肥肉,雖然肥瘦搭配乃是泡饃此物特色,然而對于并不“正宗”的食客而言,也許這種“另特色”才更受歡迎。所以,此家實乃愛吃肉的吃貨之福音。況且因為肉量充足,泡饃湯的肉香濃郁度也得到了較大提升,兼之做工考究,十分入味。服務周到程度在眾多多靠“自助”的泡饃館中無疑算是上乘。
地址:雁塔區后村西路
2、同盛德牛羊肉泡饃用細節升華的羊肉泡饃
同盛德字號不算太老,然而功夫下得不淺。首先泡饃份量挺大,湯味也正宗,尤其在糖蒜的腌制工藝上應是花了心思,不同于一般泡饃館直接外購外包帶來的百口一味感,值得點贊。另外辣椒油的烹制上也有獨到處,選材應該是正宗四川辣椒。店面環境沒得說,最關鍵的是,還有個讓你如沐春風的熱情美女老板娘,秀色可餐,加一分。
地址:大雁塔北廣場東全季酒店1樓
3、鳳祥齋泡饃肉爛湯濃鮮上鮮
鳳祥齋泡饃是家老店,位置與環境都算上乘。至于泡饃,食材過硬,且堅持傳統的味道,湯 汁濃郁鮮美,肉的火候好,燉得到位,肉質嫩滑稀爛,在處理牛羊肉膻味較重弊端上做得用心。在此家吃首推自己手工掰饃,可將湯汁味道盡收其中,鮮美度是機器切饃所無法企及的。印象最深的是小炒,深具獨到,可謂超越方圓三公里內的所有泡饃店,配得上“肉爛湯濃”四字考語,在附近生活工作的食客有口福。
地址:碑林區測繪西路151號
4、回坊齋牛羊肉泡饃湯入饑腸滿頰香
回坊齋牛羊肉泡饃據稱是傳承了百年的秘制配方,雖然具體配方不得而知,但無疑是用了羊骨老湯。所以湯汁稠糯,噙在口中似有不同于流質的錯覺,可謂滿頰生香。因為味正湯濃,所以此家提供的高湯也別具風味,食客一般都會要上不止一碗。食材的分量和質量也算上乘,醬辣片和糖蒜也是用心調制的,能看出精細;泡饃的色澤光亮,冬吃暖胃耐饑、夏吃發汗醒神,撈完干貨會忍不住喝光湯渣。
地址:未央區石化大道52號
5、博盛齋牛羊肉泡饃恪守古法西城頭家
西安博盛齋牛羊肉泡饃雖是新店,據說掌柜的也有淵源,用的饃口感筋道,湯中配料也算精致,制作工藝上也算是恪守古法,料重味醇。最重要的是在僻處西城郊的三橋附近,很難找到用心將泡饃做出坊上風味的店來。加上地處仿古一條街,外部環境有味道,內部裝修堪稱舒適,隔間雅致,古色古香,適宜聚餐。
地址:未央區西三環北段豐產路相家巷仿古一條街105號
6、老白家牛羊肉泡饃秘制腌肉流香五里
老白家牛羊肉泡饃算是西安老字號,此家據說是罕見的坊上連鎖,雖然是用現代商業模式傳承陜西回民風味美饌,但并未丟失地道工藝和味道。飯點兒火爆的場面就足夠從側面說明此家口味程度,所謂有口皆碑吧。此家用肉應該是用了多種秘制香料腌制過,嫩而多汁。糖蒜制作也很考究,而肉夾饃也是饃酥肉烘,咬下去滿口生津。
地址:蓮湖區藥王洞83-2號八一街小學隔壁
7、老楊家大興泡饃館百年傳承見火候
老楊家大興泡饃館據稱是傳承了百年制作工藝,“單走”、“口湯”、“干泡”、“水圍城”四種老吃法都有。服務環節做的不錯,口感也上佳,用餐環境上算是泡饃館里較好的。泡饃和小炒都在平均水平以上,兼備了“湯鮮”、“肉爛”、“饃筋”的特點,泡饃湯寬肉多、不膩不油,難得的是小炒也在酸辣的度上把握的較適宜,不會讓頭回吃到的食客覺得太重口味。
地址:碑林區西大街正學街8號(西大街銀泰西門向南20米路東)
8、老孫家飯莊西北泡饃界的招牌
老孫家飯莊應該是陜西最早打出去的一塊牌子,算是泡饃界的招牌。據說慈禧太后西巡時,曾在此家用膳,并贊不絕口。有傳承有歷史,但老孫家飯莊也是最早從手工作坊式老店向現代餐飲模式轉變的老店。主打牛羊肉泡饃,也有地方風味小吃、西部清真菜肴。作為陜西著名企業和陜西省、西安市的涉外接待窗口,在口味上有很多考慮天南海北更多人口味的改良,菜品、調味的搭配花樣應該是西安泡饃界最豐富的。慈禧曾經的評價, “肉軟不糜、滋味甜美”,算得考語。
地址:新城區東大街端履門十字西北角咿呀BOX時尚購物中心5樓
9、清真魏坊樓泡饃一碗濃湯化饞舌
這家館子相較于很多酒香但巷子深的泡饃老館,有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即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易尋找。實屬外地食客福音。在食材選取上有顯著考量,用料正宗輔以精心烹制,故而具有了獨特的新鮮口感,尤其是其湯汁,鮮香味美、爽口通胃、舒心不膩,即便初嘗者,也能明顯感受到舌尖魅力。而且整個店面注重打理,較一般泡饃館更整潔干凈,用餐舒心度的提升顯而易見。
地址:戶縣車站北路豪華汽車裝璜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