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良相棗,古老而又現代。說它古老,是因為早在2300年前境域內已有種植(據《閻良區志》載),直到今天仍有上千年歷史的古樹存在;說它現代,是因為現在全區有2萬多畝棗樹。
閻良相棗9月下旬成熟,屬中晚熟品種。閻良相棗因其個大、皮薄、肉厚、味甜而享譽,是很名貴的,更是逢年過節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經多年試驗表明,該品種是適宜在陜西關中東部發展的優良制干棗良種。平均單果重9.38g,可食率96%,鮮棗含可溶性總糖21.42%,Vc3.886mg/g,制干率47%,制干品質優良,可以抗3~5d的陰雨。2008年,“閻良相棗”喜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稱號。
地域范圍
閻良區位于關中平原中部,距西安市城區約七十公里。地勢屬于北部偏高,南部偏低,地理座標介于東經109°08′54″-109°25′37″,北緯34°35′00″-34°44′37″之間,平均海拔351.7-483.2米,東接渭南市,西連三原縣,北靠富平縣,南鄰臨潼區,石川河、清河橫貫區境,紅荊橫亙于北。閻良相棗生產具體范圍在關山鎮東丁村、北馮村、康村等;武屯鎮任張村、溝王村、炮張村等;振興街辦紅荊村、坡底村等村。總生產面積1000公頃,年總產量18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