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高,品質優良,早在明代壽光就有種植大蔥的習慣,至清代中葉,大蔥已成
為壽光縣的重要農產品。《壽光縣志》(民國)載:“蔥三時皆有,味辣,可生啖,根入藥能發汗。
蓄以御冬者曰干蔥……輸出甚伙。”今全縣栽培面積近10萬畝,總產2.25億公斤。運銷全國,遠及港
澳。
壽光大蔥主要品種有“雞腿蔥”、“八葉齊”和“硬葉蔥”3種。“雞腿蔥”植株高60~70厘米,
基部肥大向上漸細,形似雞腿倒置;“八葉齊”植株粗壯,成株一般八葉,葉片整齊緊密;“硬葉蔥”
植株高大,直立生長,葉片粗硬,株高平均1米,抗風耐寒,霜后仍能生長。
壽光大蔥維生素含量豐富,食用、藥用價值高。此外,它堅實耐凍,即使冰凍,化解后仍味美如
初,故便于長期儲存和遠道運輸。
壽光大蔥辣味濃香,生食微甜,用佐烹調尤佳
壽光大蔥是壽光地方蔥的總稱。早在明代壽光就有種植大蔥的習慣,至清代中葉,大蔥已成為壽光的重要農產品。壽光大蔥主要品種有“雞腿蔥”、“八葉齊”和“硬葉蔥”三種。“雞腿蔥”植株高60~70厘米,基部肥大向上漸細,形似雞腿倒置;“八葉齊”植株粗壯,上粗下細,葉片整齊緊密成扇形分布;“硬葉蔥”,假莖套合緊實,上下粗度一致,葉片粗短而硬,株高平均1米,抗風抗病又耐寒。壽光大蔥維生素含量豐富,食用、藥用價值高。此外,它堅實耐凍,即使冰凍化解后仍味美如初,故便于長期儲存和遠道運輸。
(壽光)
壽光大蔥
山東
壽光蔬菜產業協會
山東省壽光市田柳鎮及上口鎮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41′00″~118°56′00″,北緯36°57′00″~37°04′00″
AGI2010-09-0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