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山東各地城鄉都有大批泥玩具上市。過春節,大人總要給孩子幾個壓歲錢,買上一件泥玩具,既好看又好玩,為節日增加了歡樂。
高密特產-聶家莊泥玩具
▽聶家莊泥玩具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聶家莊泥塑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明代隆慶、萬歷年間,這里就用泥生產一種叫“鍋子花”的焰火出售。后來,把裝火藥的泥蹲塑成娃娃形,放完焰火還可以當做玩具,深得人們喜愛。
隨著品種和花樣的不斷增加,做為焰火的“泥蹲”,逐漸獨立出來,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民間玩具。到了清朝乾隆年間,聶家莊泥塑又接受了濰縣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影響,在造型上,特別在著色上都有新的發展。
從此,聶家莊泥塑藝術,更加豐富多彩起來。
▽聶家莊泥玩具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泥塑玩具的生產過程可分創作、翻模、做坯、涂粉、彩繪等工序。每生產一個新品種,須先用泥塑出樣品,再在樣品上貼上泥餅制成兩頁(前身與后身)模子,待模子烘干、煅燒定形后,便可用它模制玩具泥坯。
泥坯烘千之后,將前后兩頁粘合在一起,刷上白粉,由技藝較高的人員涂上色彩、畫出眉眼,即成為成品。由于原料、工具不用花錢,制作工藝比較簡單,產品價格比較低廉,因此,深受群眾喜愛,生產至今紅紅火火延續不斷。
聶家莊泥塑玩具所表現的題材十分廣泛,形象也日臻完美。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西游記”等戲曲故事,有老虎、獅子、猴子、公雞、兔子等動物,還有神態各異的胖娃娃,絢麗多采,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