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顆洋蔥,疾病遠離我
俗話說一天一顆蘋果,醫(yī)生遠離我。但愈來愈多研究發(fā)現(xiàn),一天一顆洋蔥效果要比蘋果更好。
洋蔥在古代被稱為萬靈丹,還有「蔬菜界的皇后」的封號,從糖尿病、女性不孕到呼吸道、腸胃道疾病,都可用洋蔥治療。甚至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選手在上場前會喝洋蔥汁、將洋蔥汁涂抹身上。
事實上,很多古老秘方都通過現(xiàn)代科學研究檢驗為真。關鍵因素就在于洋蔥富含的硫代亞硫酸鹽及檞黃素。
硫代亞硫酸鹽被證實可降低糖尿病癥狀,并保護心血管疾病。檞黃素具有抗氧化、抗過敏、抗發(fā)炎、保護胃潰瘍及結腸癌、食道癌,甚至乳癌。歐洲生化聯(lián)盟的報告更指出,人體從洋蔥中吸收檞黃素的速度,比從蘋果或茶中要快三倍以上。
就連古希臘運動員的做法似乎也被證實是可行的。一項在2009年發(fā)表在《國際運動營養(yǎng)學與訓練新陳代謝期刊中的研究指出,洋蔥里的檞黃素萃取物可以幫助延長耐力,有助提升運動表現(xiàn)。
● 預防骨質疏松:刊登在《自然》期刊中的研究報告指出,洋蔥是最能夠防止骨質流失的一種蔬菜。洋蔥預防骨質流失的效果,甚至比骨質疏松癥治療藥品「抑鈣激素」還要好。大鼠的實驗發(fā)現(xiàn),每天吃1.5克的洋蔥,骨質流失的速率減少了25%,而且在短短12小時內就看到成效。
但如果想要利用洋蔥預防骨質疏松癥,研究人員認為可能要每天吃上200~300克的洋蔥(一顆洋蔥約250克),也就是要吃一整顆才行。
● 預防膽固醇過高:據(jù)哈佛醫(yī)學院心臟科教授格爾威治(Victor Gurewich)博士指出,每天生吃半個洋蔥,或喝等量的洋蔥汁,平均可增加心臟病人約30%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含量。不過格爾威治博士以自己的實驗認為,洋蔥不要煮得過熟,才能發(fā)揮效果。
● 對抗哮喘:洋蔥含有至少三種抗發(fā)炎的天然化學物質,可以治療哮喘。根據(jù)德國的研究,洋蔥可以使哮喘的發(fā)作機率降低一半左右。
● 有助脂肪代謝:格爾威治博士的實驗也發(fā)現(xiàn),洋蔥還能阻止血小板凝結,并加速血液凝塊溶解。所以,當你享用高脂肪食物例如牛排時,最好能搭配些許洋蔥,將有助于抵銷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血液凝塊。
中醫(yī)也有如此說法。洋蔥辛溫,走肺經(jīng)、脾胃與肝。壢新醫(yī)院中醫(yī)部主任陳威達提到,洋蔥尤其對肝臟代謝有不錯的功效,有助降血脂。
看到這么多健康功效,并且洋蔥料理后味道反而變甜,一點辛辣味都沒有,勸你多給自己與家人吃洋蔥吧!
▼ 如何挑選洋蔥?
一天一顆洋蔥,疾病遠離我
重量愈重愈好,表示它水分比較飽滿。
可以挑選紫色或黃色的洋蔥。顏色愈鮮艷,表示其中所含硫代亞硫酸鹽愈多,而且熱會使硫代亞硫酸鹽流失,最好能生吃洋蔥,或快速烹煮即可。
▼ 如何去除洋蔥辛辣味?
將切好的洋蔥絲,以冰開水浸泡成透明狀。
或是將切好的洋蔥絲放在流水下沖10~20分鐘。
▼ 切洋蔥不流淚的方法
切洋蔥之所以會流眼淚,是因為在切洋蔥時會破壞洋蔥的細胞,它會釋放出一種可生成propanethial sulfoxide氣體的酶,當這個氣體與眼淚接觸后,會產生硫磺酸,大腦便會告訴淚腺要分泌淚液,設法將硫磺酸沖掉。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園藝學教授高曼(Irwin Goldman)說,這種酶主要集中在洋蔥根部,因此想要減少流淚,有很多方法:
愈晚切洋蔥根部,能愈有效延緩淚腺受刺激。
切洋蔥前先放入冰箱冷凍一會,能把刺激作用降到最小。
可將洋蔥對切成兩半,再放入微波爐微波2~3分鐘,既減少流淚也可快速去外皮。但不適用做生菜沙拉用。
洋蔥泡在冷水中切。
健康飲食特產推薦
健康飲食特產排行
- 清除蠟燭痕跡的三種方法
- 幾乎家里每個房間都有蠟燭,但不幸的是,有時候燭光會亂串。你有發(fā)現(xiàn)桌布、衣服、或燭臺上有頑固的蠟燭油擦不掉嗎?
- 關注:774
- 獼猴桃要用塑料袋密封保存嗎?
- 獼猴桃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水果,它的吃法比較多,營養(yǎng)價值高,深受人們喜歡,很多人都會經(jīng)常吃獼猴桃。
- 關注:200
- 什么是明膠?明膠對身體有害嗎?
- 明膠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明膠(Gelatin)是由動物皮膚、骨、肌膜、肌魅等結締組織中的膠原部分降解而成為白色或淡黃色
- 關注: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