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不只炎熱,還又濕又悶,總是讓人汗流浹背,若一不小心未留意補充水分,或許不知不覺就脫水了!人體缺水不僅容易中暑,甚至也容易產生心肌梗塞等嚴重疾患。一起來看看除了喝水,還可以通過那些食物補充水分吧!
一公式算出每天應攝取最佳水量
因為夏季炎熱,人們常常會因流汗而脫水。人體只要缺水達體重的2%,就會使人感到口渴,但這時才補水就太遲了!當身體缺水時除了口干舌燥外,還會造成皮膚失去彈性、消化不良、惡心、頭暈、頭痛等癥狀。健康的人每天至少需攝取2000ml的水分,可通過「(身高+體重)X 10」的公式算出應攝取水分,再減去由食物攝取的500~700ml,得出個人專屬最佳飲水量。比方說,若小明身高170cm、體重80kg,每日食物得來的水分估算為500ml,則170+80等于250,250乘以10后再減去500,等于每日應攝取2000ml的水分。
這些食物含水量超高!借助食物補充水分
水喝不夠?用吃的補補水!最多汁的的8種蔬果幫忙促排毒
從前述公式我們可以得知,除了單靠喝水補充人體所需水分外,從食物而來的水分也占了每日攝取水份的很大一部份。由于新鮮食物如水果、蔬菜與肉類等本身就富含水分,人們每天本就可從食物獲得約1000ml的水量,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可能很少喝水,但不會缺水的原因。而在食物之中,水果的水分約介于80%~90%之間,蔬菜也多半超過90%。日常的許多蔬果含水量多,也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以下含水量高的常見蔬果供參考:
大白菜:96%
菠菜:93%
木耳:91%
胡蘿卜:90%
水梨:89%
番石榴:89%
蘋果:87%
柑橘:87%
其中,含水量突破96%的小白菜不僅水分豐富,由于其膳食纖維多,可以達到促進排便的排毒功效。而菠菜的含水量也高達93%,不僅含有β胡蘿卜素,也可補充維生素B6、葉酸、鐵及鉀。不過,盡管可以從食物中攝取水份,日常生活中仍應留意自己身體是否有缺水的狀況。最方便的方式便是觀察自己的小便量與顏色深淺,當尿量太少或顏色太深,代表水喝得不夠,就要多補充水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