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臭豆腐皮介紹
竹山的田家壩古村坐落于湖北十堰市,這里有一道家喻戶曉的傳統風味小吃——“臭豆腐皮”。竹山縣古稱上庸國,是春秋戰國時期重要的地理要塞,而田家壩憑借良好的水陸交通,形成了鄂西北一帶的商品集聚中心,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田家壩被定為上庸國的都城,且被當時的人冠以“小上海”之稱,當時繁多的客商中以貴州人最多,他們的口味偏好辣味、臭味,因而帶來貴州老家的廚子,專做臭豆腐皮滿足他們的口味。自那以后,臭豆腐皮這道美食便在竹山境內傳揚開來。
臭豆腐皮的制作方法
做豆腐的第一步是先點石膏,作用是使豆漿中的大豆蛋白凝結,從而能夠制成豆腐。然后,將點膏后的豆腐腦盛于桶中,并及時攪化,再把攪化后的豆腐腦舀于豆腐箱內的白布上(注意白布要與豆腐箱同寬),將白布包緊,如此,新鮮豆腐皮就形成了。
第二步是趁著熱氣,將新鮮的豆腐皮以兩張一卷,卷成筒狀后挨個兒放齊,并用木板把它們一一壓平實,規矩地置于專門的木盒內。木盒內要有提前鋪好的稻草,讓豆腐皮舒服的躺在草上,再將盒蓋蓋嚴,做到不通風、不漏氣,在避光的地方,慢慢等待它發酶、變臭、長毛,如此這般,正宗的田家壩臭豆腐皮就出爐啦。做臭豆腐皮對于天氣十分講究,在秋冬制作效果最佳,如果天太熱,容易使豆腐皮發黏變質。
豆腐皮的食用方法也十分簡單,既可以煎著吃,也可以做湯。如果要煎著吃,則先將臭豆腐皮切片,然后下鍋,用麻油煎好后裝盤,再依據個人口味,放入調味料,竹山當地人通常是澆上用蔥、姜、蒜汁、醬、醋做成的汁,臭豆腐皮聞著臭,吃著卻芳香四溢;如果要做湯,就先臭豆腐皮切成絲,再加入香菇、香菜、胡椒粉、辣子粉,最后淋上香油,一碗臭豆腐皮靚湯就可以美美的享用了。
臭豆腐皮的營養價值
臭豆腐不僅吃起來味道好,讓人欲罷不能,而且對于預防老年癡呆還有很多積極的作用。據科學研究顯示,制成后的臭豆腐體內合成了大量的維生素B12,并且每100克臭豆腐就包含10微克左右的B12。缺乏維生素B12會加速大腦老化進程,從而誘發老年癡呆。在動物性食物中,我們常吃的肉、蛋、奶、魚、蝦中都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2,除此之外,發酵后的豆制品也能產生豐富的維生素B12,以臭豆腐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