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耙兒饃是十堰當地農村地區特有的美食,品嘗起來細嫩香甜,還有淡淡的酸味,吃起來十分的美味,但是這種食物坐起來講究時令,需要剛剛冒芽的包谷來制作,所以只有在特定季節才能吃到。而且由于制作材料要求較高,也只有農村地區才能吃到現做的漿耙兒饃,所以即便是在十堰地區,也很不容易吃到。
漿耙兒饃做法漿耙兒饃營養價值及口感介紹
漿耙兒饃做法1:
備料:嫩包谷、油桐樹葉
1.取出“青殼子”時期的包谷,將其中的籽粒剝取下來,磨成漿狀;
2.把磨好的漿汁放入盆中發酵;
3.取出完整寬闊的油桐葉,卷成三角的形狀,舀一勺漿汁放進去,封住口;
4.放入鍋中蒸20分鐘,香甜可口的漿耙兒饃就做好了。
漿耙兒饃做法漿耙兒饃營養價值及口感介紹
漿耙兒饃做法2:
備料:嫩麥粒、油桐樹葉
1.在麥粒剛剛發出嫩芽,尚未成熟的時候,將這飽含水分的籽粒剝下來;
2.找一個小石磨,將嫩包谷的汁漿磨出來,放入盆中,進行發酵;
3.用寬闊的油桐樹葉卷成三角形,放入適量漿汁,然后封好;
4.放入鍋中蒸兩個小時,取出食用。
漿耙兒美食推薦:
這款美食由于用料的講究,時令的限制,使得這款美食無法長期制作,所以即使是在十堰地區,也不是很常見,如果想要品嘗這道美食,推薦去湖北十堰的農村地區,在包谷或者麥粒剛剛成熟的時候,選擇飽滿的青谷子制作,方才是原汁原味的漿耙兒饃。
如果時令不適合,成熟之后的谷子也可以制作,只是在口感上會有所欠缺,在湖北山區,也有村民會將青谷磨漿收藏,可以長時間食用,只是口感不如新鮮包谷制作的香甜,而且會有一股酒糟氣,所以漿耙兒饃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