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定八大碗,是正定一帶民間傳統菜肴的主要代表,此技藝創造經過歷史演變和戰亂,直到唐代才基本定型并開始廣泛流行。
正定八大碗制作技藝以“宋記”最為正宗,最具傳統風格。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葷、四素。四葷以豬肉為主,并精選其肘子肉、后臀肉,還有以精肉做成餡制成肉丸子,分為扣肘、扣肉、方肉、肉丸子。四素以蘿卜、海帶、粉條、豆腐為主等30余種,根據招待的客人不同,選擇其中八種,經過其獨特制作工藝做熟而成。由此技藝制作的八大碗已經成為該縣城鄉婚慶、重大節日招待尊貴客人時,不可缺少的一套菜肴,已成為正定縣民俗文化中的優秀代表之一。
此技藝主要在選料、刀功、火候掌握以及配料的選購等。由此制作的菜肴八大碗,制作精良,選材考究,經濟實惠,肥而不膩,老少皆宜,且具色、香、味、型俱佳兼具顯著北方菜系特征,葷素搭配,營養豐富,吃法講究,現已形成一套完整、規范的工藝流程和技藝標準,不斷被不同食用人群所接受和喜愛。同時,也被不斷的發展完善。
八大碗制作技藝充分體現了正定縣人民民風純樸,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和精神特征。發掘搶救此項工藝對繁榮正定民俗文化,豐富民間菜系、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將會產生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