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熱的夏天,最愛人們喜愛的水果是汁多味甘的西瓜,它是清涼解暑的佳品,汗流夾背時,只要吃上一塊,頓覺清爽無比,暑氣渴意即刻消去大幾分。經過冰鎮的西瓜更是可口解渴,美不可言。可是人們在享用之作,也常為西瓜的多子而感到美中不足。
1947年,日本遺傳學家、育種家本源均經過了多年研究,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育成了無子西瓜。臺灣從1961人開始試種無子西瓜,經過多次試種,不斷總結經驗,終于在1982年培育成功4608無子西瓜新品種。它比其它無子西瓜品種具有更多優點:皮薄,肉色鮮紅而且均勻,肉質脆爽可口,甜度高,瓜子透明,數量少且小,產量也比一般無子西瓜高3.8%,臺灣的無子西瓜主要外銷,1983年達39萬箱。
無論動物和植物都有一種延續后代的方法,瓜果也是不例牙的。那么沒有種子的無子西瓜是怎么來的呢?培育無子西瓜,前后要經過三年時間。有種子的西瓜的染色體是2倍性,第一年培育4倍體;次年培育3倍體即無子西瓜的種子;第三年3倍體的種子種植后,當植株要開花前形成配子時,由于染色體在減數分裂不能正常配對,它們都缺乏生殖能力造成不稔性,所結的果實里便看不見種子,只有沒有發育的白色胚珠,所以稱它無子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