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臺灣四季如春,季季都盛產水果。每年的十月到翌年的三月是金棗的生長期。宜蘭因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正逢冬北季風的風口,兼之平原四周都是二千米以上的高山,成為造地形雨的絕好溫床,因此雨量可觀。此地生產的水果就以金棗、李子等居多,產量很高,而且水果的外皮長得滑潤細嫩。用這樣的水果制出來的蜜餞自然與眾不同,甜嫩可口,嚼起來沒有殘渣。
金棗糕這一宜蘭的傳統特產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當年開發宜蘭的先民們雖早已種植金棗,但由于人口少,產量高,加之金棗過于嬌嫩,不能久藏,于是萎棄不食的很多。后來清朝在宜蘭設治后,有一位地方官見到這樣原來只屬于宮廷內所品嘗的高級水果,在宜蘭竟被如此浪費,頗方吃驚,于是他便將宮廷制作蜜餞的秘方公諸于眾,宜蘭民間方如夢初醒,才翻金棗的身價,金棗糕便這樣應運而生,然后又廣為傳開。
其實清廷的秘方,現在看來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只需直接采摘新鮮金棗,配合純糖水和水飴等原料,經過高溫濃縮便成。由于金棗產量高,加工簡單,味道甜美,因而金棗糕已成為人口皆碑的大眾蜜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