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表在電子業高度發達的今天已不算什么稀奇貨,然而,臺灣的電子表卻以它獨特的造型、復雜多樣的功能而聞名中外。臺灣的電子表分石英表、發光二極管電子顯字表(LED電子表)、液晶電子顯字表(LCD電子表)等,臺灣的電子表生產至今雖只有十年,技術和品質卻非同一般,隨著集成電路的復雜化,臺灣電子表的功能也大大增加,不僅能顯示月、星期、日、時、發、秒等一般時間,還可以分段計時,當馬表用;可以作為定時器、預定時鬧鐘,當鬧鐘用;也可以具備兩、三種時區的時間,讓經常奔波于兩個時區之間的人們不必老是把手表撥來撥去。近兩三年來又發明了音樂電子表、計算器電子表、溫度顯示電子表等等。
此外,經過技術人員的研究和發展,表內的石英振蕩器和電池比過去縮小很多,但功能不變。表面的發光二極體也被液晶顯示器取代,使配者在黑暗中就可以清清楚楚看見表面上的時間及其他數字。
電子表廠對質量把關相當嚴格,每個表都采用電腦控制的自動功能測試器進行兩次很嚴格的測試。出廠的電子表能達到防水、防震、耐用、多功能的標準,而且有保修一年的售后服務,深受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許多外國觀光者去臺,或臺灣人出國前總不忘買幾塊電子表,或自己佩戴、或饋贈親友。1979年11月初,國際巨星伊麗莎白泰勒和詹姆士梅遜到臺參加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時,一下飛機就指名要選購臺灣的電子表。
臺灣的電子表90%外銷,產品遠銷美國、歐洲、中東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目前臺灣電子產品已躍居外銷產品之首,電子手表則是其中最卓越的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