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臺灣寶島素有“水果之鄉”的美稱,盛產各種水果,香蕉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各果之冠,不愧為名符其實的“水果之王”。
臺灣的香蕉味道特別香甜,而且果實大,有的兩個可重達半公斤,吃上兩、三個就能頂一餐飯。香蕉在臺灣一年四季可以收獲,尤其是秋、冬兩季的產量最高,年產量曾達六十四萬噸。蕉園的分布面很廣,主要在中南部,即大甲溪以面的屏東、高雄、臺南、南投一帶。每年二、三月開始,這一帶遍地綠茵,蕉果飄香。高雄旗山鎮的香蕉產量占全臺灣第一。旗山鎮是一個座落在楠梓仙溪谷中的山城,谷溪水清澈,氣候溫暖,大部分鎮民以種植香蕉為業,全鎮90%以上的田地均是蕉園。第當清風輕指,散居于谷中的農宅在翻搖曳的蕉葉中若隱若現,使人不禁懷疑是否到了“香蕉王國”。
香蕉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水果之一,據說希臘人在四千多年前就開始食用香蕉。長期以來,香蕉以它獨有的香甜美味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香蕉食用時只需剝皮,方便、衛生,而且營養豐富,據說一個中等大小的香蕉,約含12種不同的礦物質和六種維生素,可產生88卡路里的熱量。香蕉食后容易飽,有人因此不敢多食,其實大可不必擔心。香蕉雖有充饑之效,脂肪含量卻很少,對肥胖及高血壓患者反倒十分有益。香蕉在人體中能呈堿性,對人體有維持酸堿平衡的功能,能治輕微的功能性腹瀉,但它又因含果膠單寧及粗纖維,有輕瀉效果,所以用香蕉與熱開水同食,是病患者理想的水果之一。
此外,香蕉還能做成具有南國風味的菜肴。
一般的水果都是成熟后采摘,風味才佳,香蕉卻相反。如果等香蕉在樹上成熟、變黃,不僅時間長,而且全果房不是同時成熟,風味欠佳。而且果皮很軟,不利于運輸。當香蕉還青生,大約七、八分熟時,就要采下,運輸到銷售地后,進行“追熟”。所謂追熟,就是將香蕉放在密封的箱子或房屋內,加溫并注滿碳酸瓦斯,促使其成熟。這樣處理的香蕉既甜又香,且青香蕉便于運輸,在不產香蕉的地區也能吃到好香蕉,真是一舉兩得。
香蕉去皮后,與空氣接觸容易變黑,所以一旦剝皮后,最好立即食用,否則要泡入檸檬酸或醋中。
香蕉是臺灣主要外銷農產品之一,外銷市場以日本為主,其次朝鮮南半島、琉球和香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