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微雕藝術家楊大可,在芝麻粒大小的象牙片上,雕刻著重疊的遠山、奔流的江水、飄拂的柳枝、陡峭的懸崖,還有那頑皮的熊貓、戲水的小鴨等。當人們借助放大鏡觀賞這種微雕藝術品時,會不約而同地稱贊其為“驚世絕藝”
▽蚌埠微型雕刻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微雕創作在很小的象牙片上進行,雕刻的刀痕是白色的。雕刻時不是靠目力測度來控制,而是憑借感覺來運刀,講究“內視”和“意向”。這種雕刻幾乎是閉目進行,因而也稱為“意刻”。
作者先打腹稿,嫻熟于心,然后精神專注,全力運刀,一氣呵成。如若一刀失誤,則前功盡棄。這就要求作者有過硬的真功夫,既要精通“書、畫、雕”,又要有“精、氣、神”。
微雕是“以微取勝,微中見宏”的藝術。它不是繪畫和雕刻藝術的機械性縮小,而是以洗練流暢的刀法、栩栩如生的造型、抑揚頓挫的節奏、明朗抒情的色彩、布局合理的構圖,表現出我國傳統書法和繪畫韻味的宏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