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糯玉米,山西省忻州市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忻州地處山西省北中部,是中國最早引進種植糯玉米并加工的地區,忻州又屬溫帶半干旱氣候,其溫度和光照條件極適宜于甜糯玉米的生長發育所需氣象條件,同時忻州晝夜溫差大形成甜糯玉米糖份積累多,香甜軟糯,品質極佳。忻州甜糯玉米集雜糧、蔬菜、水果三性為一體,倍受人們青睞,在全國享盛譽。
忻州市地處山西省北中部,東經112°17'~112°58',北緯忻州糯玉米種植基地
[1]38°13'~38°41',無霜期167.1天,平均地表氣溫14℃~12.8℃,年降水量420-470毫米。悠久的種植歷史、獨特的地理位置、地質條件以及日照、水肥等優勢最適合甜糯玉米的生長,其營養、糖分的積累聚合和含量等均優于其他地區。忻州玉米是秋糧作物,喜光、喜溫,從播種出苗到成熟的整個生長發育要求有較高的溫度、充足的陽光和水分條件。它生長發育的每個階段對氣象條件的要求很高,從播種到出苗需水量少,出苗拔節期需水增加,拔節期至抽雄期需水量大增,灌漿期及成熟期仍耗水較多,乳熟期以后需水逐漸減少,即生長發育對降水的需求是兩頭少中間多,4月—5月份需水少,6月—8月需水最多,9月份后又較少。忻州的降水特點正好與甜糯玉米生長發育的需水特點相吻合。忻州又屬溫帶半干旱氣候,其溫度和光照條件極適宜于甜糯玉米的生長發育所需氣象條件,同時忻州晝夜溫差大形成甜糯玉米糖份積累多,香甜軟糯,品質極佳。忻州甜糯玉米集雜糧、蔬菜、水果三性為一體,倍受人們青睞。
[2]品質特點忻州甜糯玉米種類較多、品質極佳。鮮食甜糯玉米又似雜糧、又似蔬菜、又似水果,是一種獨特的新型健康食品;忻州市甜糯玉米由于種植區域無霜期間長、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因此糖分積累多,香甜軟糯品質好,名列全中國前茅。另外從種類上講不僅有甜、糯之分,速凍與真空包裝之分,鮮穗和鮮粒之分,而且有黃、白、黑、紫五彩等多種,尤其是大多數企業已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在全中國享受盛譽。加工過程無任何添加劑,為“原生態食品”。
生產情況忻州是中國最早引進種植糯玉米并加工的地區,全市糯玉米種植面積從20世紀九十年代末的1萬多畝,2005年發展到10萬畝,成為山西省糯玉米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全市加工糯玉米的企業有30多家,注冊了天維爾、維寶甜、三力、穗穗甜等七八個商標,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和東南亞國家。到21世紀初,忻州甜糯玉米產業化格局已經形成。到2011年,已發展有天糯玉米加工、冷貯企業30余家,訂單生產基地達10萬余畝,年產量達2.5億穗左右。產品遠銷中國各地,有的通過沿海進出口貿易公司銷往海外。同時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培養與鍛煉出一批種植與加工技術人才。為了該產業健康發展,以市農業委員會牽頭,聯合有關加工企業及基地與各級農技部門,已專門成立了忻州市甜糯玉米合作協會,為該產業發展能夠對企業與基地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服務。
地理標志
根據《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規定,山西省忻州市農業產業化協會申請對“忻州糯玉米”農產品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程序和條件,農業部決定于2012年8月3日準予登記。
保護范圍
忻州市忻府區播明鎮、解原鄉、奇村鎮、合索鄉、東樓鄉、秦城鄉、義井鄉、紫巖鄉、西張鄉、曹張鄉、高城鄉、董村鎮、長征辦等20個鄉(鎮)辦事處、涉及203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2°17′00″~112°58′00″,北緯38°13′00″~38°41′00″。[7]
質量控制技術規范
國家標準:AGI2012-0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