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云閣篆刻,篆刻是一門特殊的造型藝術,除了作為印章實用之外,它還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在僅僅分寸大小的面積中集書法、章法和刀法于一體,創造出一方藝術圖像。一般地說,一塊印章的畫面主要由構圖和線條兩個要素構成。構圖,就是印文的章法和布局,要求在均衡中有變化,變化中體現均衡,在固定的圖像中給人以活潑生動的感覺。線條是表現構圖的手段,以其曲直、粗細、轉折為構圖服務,但它本身又具有剛勁柔媚、澀鈍流暢等等美的形態。線條運用得當,可以使用構圖的美得到充分體現,同時還增進了整個畫面的美感。
篆刻除了作為名章之外,還可以鐫刻一定的語句,宣述作者的思想和觀點。印章刻好之后,還要吧在側面刻上款識,這叫“邊款”,多用單刀刻出,也有特殊的藝術美。刻印所用的石頭,大有講究,如浙江青田的燈光凍石,福建閩侯的壽山田黃石,都是珍貴的印材。印鈕的雕刻另是一項專門的工藝,精養的印鈕往往愛不釋手,它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
上海集去閣篆刻社,專門承接來滬外賓、華僑以及旅游人士篆刻業務,有不少篆刻名手。其中有從事篆刻藝術四十余年的沈受覺工藝師,他是著名篆刻家王福庵先生的門生,對浙江地區明、清各家的篆刻藝術很有研究,造詣頗深,治印以工雋樸茂取勝,尤以小篆入印名重。工藝師劉友石是上海著名“劉派”篆刻家劉公伯先生的高足,在長期實踐中,博采眾長,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另一位工藝師楊明華,善于運用各種書體入印,以纖細、飄逸、雋秀、美觀見長,在欣賞與實用的結合上有獨到之處。
集云閣備有印章的各種材料,有玉、石、牙、角、銅五大類。玉章有翡翠、瑪瑙、老虎石、獨山玉、新山石、青玉、密玉等,晶瑩明澈,光彩奪目。石章有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質地脂潤,色彩瑰麗,不家世上稀少的田黃石和雞血石。集云閣的銅章造型古樸,匠心獨具、象牙章白如雪,牛角章黑似漆。還有造型典雅、雕工精細的各類印鈕,或供來賓選購,并承刻各種名印、實印、閑印、藏書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