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簡介:資陽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相距88km)、德陽,南連內江,東接重慶、遂寧,西鄰眉山,是四川唯一一座同時連接成渝“雙核”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資陽公元前135年西漢時期置縣,后設州、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35000年前,古老的“資陽人”開啟了四川人類文明史。古代文豪萇弘、董鈞、王褒并稱“資陽三賢”,樂至是開國元勛陳毅元帥的家鄉。
資陽于1998年設立地區,轄縣級資陽市、安岳縣和樂至縣。2000年成立地級資陽市,轄縣雁江區、安岳縣、樂至縣,代管簡陽市。幅員面積79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6.01萬(2010年六普數據)。資陽的城市名片是:“中國西部車城”、“四川省環境優美示范城市”、“中國節能之都”、“綠色資陽”、“三賢故里”、“中國長壽之鄉“。
資陽最佳旅游季節:春、秋兩季,是資陽的最佳旅游季節。建議游玩1天。
資陽旅游景點推薦:三岔湖三岔湖風景區位于簡陽市西南,以三岔水庫為中心的風景區,距成都60公里,是四川省擁有島嶼數量最多的人工湖泊,有113個島嶼,現已開發的有花島、鳥島、月亮島和天鵝山莊等。蓄水達2.23億立方米,湖周長240公里,南北長18公里,東西寬7公里,湖水總面積110平方。到達與離開:1、走天府第一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從資陽市北郊穿過。2、成渝鐵路、321國道(廣州至成都)、319國道(廈門至成都)、318國道(上海至拉薩)亦可到達。景點類型:湖泊門票:門票免費,如果需要坐船游湖需要付費。快艇(6個人)230元/船來回,游艇(16個人)280至600元/船來回,也可到當地農家樂租船,會便宜一些。開放時間:全天地址:四川省簡陽市三岔鎮
千佛寨省級森林公園。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賈島村大云山,距縣城西3公里,旅游專線車直達。因在山頂四周天然巖寨雕造千佛而得名。景區自東向西呈狹長形,面積150畝。1956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寨摩巖造像,開創于唐,盛于宋。大小龕窟105個,造像3061軀,摩巖佛塔或浮圖7座,唐碑30塊,題記26處。造像包括釋迦牟尼佛、菩薩、羅漢、金剛、力士、護法、飛天、供養人及各種經變。內容豐富,雕刻精美。南巖的釋迦牟尼佛衣紋疏而深,線條粗而暢,充滿北魏遺風;觀音雕像,面部豐滿,極富動態,具有唐代韻味。北巖迥然不同,石刻多挺肚束腰,衣褶飄逸,為五代宋代的特征;藥師經變窟中浮雕“九橫死”、“十二大愿”他處鮮見,造像規模宏大,雕刻藝術高超,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園內有蘇鐵、銀杏、厚樸、人面竹等許多珍貴樹種,景區內植被茂密、樹木森森、枝繁葉茂、環境幽靜、氣勢宏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
安岳石刻安岳石刻始于南北朝(公元521年前后),盛于唐、五代和宋。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經近年文物普查,全縣有摩崖石刻造像105處,造像10萬尊左右,高3米以上的上百尊,5米以上的40多尊,15米以上的兩尊。至今保存較完好并具有一定規模和文物價值的石刻有45處。四川省安岳縣是目前中國已知的中國古代佛教造像遺址最集中的縣,目前已發現歷代石窟造像200處,造像10萬余尊,其中尤以唐代造像的宏偉和宋代造像的精美著稱于世,在中國石刻藝術史上具有上承云岡、龍門,下啟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石刻之鄉“的稱號。安岳石刻·圓覺洞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景點類型:歷史遺址
圓覺洞圓覺洞位于大佛灣南巖西段,面北,洞內正壁為三身佛(法身、應身、報身)全跏坐像,左角刻一頭飾卷發,雙手于胸前結智拳印的行者立像(趙智鳳),右角刻一頭戴王冠,雙手捧笏的王者立像(柳本尊)。洞中心刻一長跪菩薩面向佛,左右壁似木質坐椅上列坐十二圓覺大士。圓覺,意為圓滿之靈覺。佛典云: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現諸凈土,文殊、普賢等十二大士次第諸問因地修證之法門,佛依次而答,構成十二章之《圓覺經》。此部造像即據經所鑿。洞中長跪菩薩,即示意十二大士依次向佛請教修證之法門。此一構思,是石窟群中獨無僅有的。景點類型:歷史遺址
字庫山公園字庫山公園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城東新區,建成后,成為資陽城區最大的森林公園。該項目擬投資4億元,占地24.8468公頃。公園定位于打造國內首家漢字文化主題公園,以漢字文化為精髓,字庫文化為核心和雁江歷史文化傳承及資陽的大景觀體系為依托,將其打造成融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生態游憩、體育健身等功能為一體的公園。作為城東新區的綜合性公園,字庫山公園規劃設計滿足了不同年齡人群的需要,功能分區結合地塊的自然景觀、人文資源、周邊環境及土地利用適宜性等因素綜合考慮,定位上使公園的規劃設計體現服從功能的要求,把字庫山公園建設成休閑、娛樂及彰顯文化特色為一體的生態文化公園;在景觀打造上體現自然生態和諧美,結合字庫山的實際地形地貌因勢設景,增設游走線路和休閑娛樂設施,大量打造綠化帶,形成有山有水、相得益彰的公園;以字庫文化為主題,高起點定位,高規格立意,著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亮點的字庫文化主題公園。景點類型:公園
陳毅舊居陳毅舊居是一座具有濃厚的川中村民居特色的三重堂四合院木質結構瓦房,占地750平方米,加上四周園子占地6050平方米。1901年8月26日,陳毅元帥就誕生在這里。1980年8月,樂至人民政府為紀念陳毅元帥,將故居修葺一新,同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并被四川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大門懸掛著“陳毅故居”金漆大字匾額,兩側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撰寫的楹聯:“直聲滿天下,功勛炳世間”。這是對陳毅元帥一生的精當評價。跨進故居大門,來到庭院,兩側是花圃。這里過去是盛夏納涼的地方。院中有尊漢白玉陳毅與夫人張茜的石雕像。地址:陳毅故居東南側
樂至報國寺樂至報國寺,位于四川省樂至縣城東北二十公里的龍門鄉之金龜山,占地三萬多平方米。據《樂至縣志》記載,報國寺始建于隋開皇二年(公元582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報國寺歷盡滄桑,幾度興廢;適值今日國運昌盛,佛教興隆,歷兩代住持之艱辛締造,經廣大信眾之盡心護持,終使蜀中少見千年古剎重放光芒。報國寺四周青山環抱,依山面水,林木蔥郁,環境清幽。其嶙峋怪石、千年古樹、唐季殘碑、宋明石棺與殿、堂、池、橋、亭、洞及摩崖造像融為一體,拾級攬勝,高低錯落,迂回曲折,蔚為壯觀。報國寺布局雅致,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祖師殿等五重殿堂。主要供奉有彌勒佛、四大天王、韋陀菩薩、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十八羅漢等諸佛菩薩像及思摩、本空、離欲等祖師像近六十尊,造像莊嚴生動。其中,有從緬甸迎回大小玉佛二十三尊,其中接引佛高達四米,重十余噸,實為珍稀文物。目前,在國內寺院中,擁有緬玉佛像數量之多,佛像之大,首屈一指。地址: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
花溪谷花溪谷位于雁江區保和、中和、老君等鎮鄉,流域面積199.4平方公里,境內長達70.4公里。花溪谷內幽谷狹窄,重巖疊嶂奇山異峰,各種動植物品種多,天然植被好,自然、人文景點多(已發現自然景點51處,人文景觀24處)。夏天激流翻滾響水灘,形成高15米、寬50米的白龍瀑布,春、秋、冬溪水清澈透明,小魚成群,并有鳥類在深谷啼鳴,沿岸奇坡異石,峭壁似畫,湖面平靜,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秀麗景觀。到達與離開:先到中和鎮,然后叫個摩的送去景點。景點類型:峽谷門票:無開放時間:全天地址:資陽市雁江區保和、中和、老君等鎮鄉境內
毗盧洞石刻造像毗盧洞石刻造像是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毗盧洞位于安岳縣城東南的石羊鎮赤云片區油坪村塔子山上,距縣城45公里。安岳至大足的公路橫穿塔子山腳。這里,山巒疊翠,巖石峭立,毗盧洞就鑿在這些磊磊秀石之中。毗盧洞其實是毗盧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觀音堂的總稱,現存摩崖石刻造像465尊,碑刻題記32處。毗盧洞石刻造像據明代萬歷年間碑文追述,毗盧洞的石刻造像開創于五代后蜀,之后歷代都進行過培修、補刻。這里曾經是五代至北宋年間四川佛教密宗的主要道場之一。尤其是觀音堂內雕刻的那尊“水月觀音”,群眾稱她“紫竹觀音”,英籍華人作家韓素英把她譽為“東方的維納斯”,是全國少有的北宋石刻藝術珍品。這尊紫竹觀音高3米,懸坐于那凸露的峭巖石窟之中。她背倚浮雕的紫竹和柳枝凈瓶,頭戴富麗華貴的貼金花冠;蛾眉上豎,鳳眼下垂,直鼻微隆,朱唇略閉;上身穿短袖薄裟,袒胸裸肘,臂戴膀圈,瓔珞象隨身而瀉的金色瀑布,網墜于胸腹;下身長裙薄如蟬翼,緊貼于腰腿之間,衣裙飄逸,富于動感。她坐在一張3米長的弧形荷葉上,上身稍左側;左手撫撐葉面,右手放在膝蓋,五指自然下垂;一雙秀麗的赤腳,左腳懸于蓮臺,輕輕踏著花蕊,右腿彎曲上翹,腳踏蓮葉,故人們又俗稱她“翹腳觀音”。紫竹觀音仿佛就是一位豐姿綽約、溫柔瀟灑的妙齡女郎。她既具少女的嫵媚,又具女神的儀容,世俗風味極濃,人們又愛稱她為“風流觀音”。看了紫竹觀音,令人不得不為宋代雕刻大師們那出神入化、巧奪天工的精堪技藝所折服。景點類型:歷史遺址
半月山大佛半月山大佛,因坐落于山形似下弦月的半月山而得名。它位于資陽市雁江區碑記鎮,是全省第三大坐佛,據說在世界上排第22位。碑記鎮,地處雁江區南大門與資中交界處,距城區20余公里。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途經鎮域,交通方便。半月山大佛屬摩崖造像,即在山崖石壁上雕造的佛像。其為彌勒佛倚坐像,屬凈土宗造像。大佛端坐于長方形石龕中,坐南朝北,身高22.24米,胸寬11.2米,結構雄渾古樸,氣魄宏大,一望而令人產生敬畏之心。而佛像面部豐潤,雙耳垂肩,表情安詳恬靜,目光平和下視,好象在關切地注視著禮拜者,又使人覺得可親可敬。地址:雁江區碑記鎮
圣德寺白塔圣德寺白塔,位于簡陽市城區城南一公里處,巍峨雄峙。該佛塔建于南宋時期,至今已歷經滄桑800多年。它曾以“一塔凌云”之美譽而名列“簡州八景”之首。唐建圣德寺,宋在寺中建塔。而今寺無存,塔猶在。據《簡陽縣志•輿地篇•名勝》記載,圣德寺建于唐僖宗乾符年間(公元874—879),進山門有三重大殿:天王殿、佛殿、千手觀音殿,當初并沒建塔。南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夏天,簡州教諭張方率僧人惠祖開始募捐建塔,落成于嘉泰四年甲子(1204年)秋。建成的塔位于圣德寺中軸線上,坐西向東,方形平面,通高37.9米,塔基占地125.5平方米,初名“圣因塔”。明世宗嘉靖戊戌(1538)仲秋,郡人何本貴等捐資倡眾維修,至癸卯(1543年)季秋竣工。維修中添置了八只鐵風鈴,與原有的八只銅鈴相間懸掛,并在塔頂加置了重三十余斤的錫塔剎,塔身也涂成了灰白色。“白塔”之名由此得來。景點類型:公園
文昌寺文昌寺位于安岳縣城西南40公里的周禮鎮。原名文昌宮,是清代修建的一座古寺廟。幾經變化,現存廟宇三重,建筑面積2330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寺廟依地建造,錯落有致,有大雄寶殿、彌勒殿、觀音殿等。主塑彌勒、文殊、普賢、韋馱等佛像數十尊。塑像皆造型生動,技法高超,神情各異,栩栩如生。寺里寧靜清幽,干凈整潔。花壇里繁花盛開,池子里水清蓮碧。是個修身養性的好所在。景點類型:宗教場所
資陽美食攻略:樂至烤肉“樂至烤肉”源遠流長,早在三國時期,蜀國將領張飛常常用樂至烤肉作為犒賞三軍將士的美食而得名。80年代以來,樂至烤肉在以李久治為首的烤肉宗師的不斷創新下,以其香、辣、脆、麻等特色逐漸贏得了群眾的喜愛。
簡陽羊肉湯簡陽羊肉湯散布在全市各鄉鎮的600余家餐館,大都自稱有祖傳秘方。其實,簡陽羊肉湯的真正秘密,其一是水質,即龍泉、三岔兩湖之水。其二是獨特的工藝:熬湯前,先將肉煮熟切片,再下鍋爆炒,最后加入長時間熬制的羊骨湯而成。其三就是肉質:簡陽大耳羊。相傳,簡陽大耳羊是美國努比羊和本地羊的雜交品種。
臨江寺豆瓣臨江寺豆瓣產于四川資陽,享有“中華老字號”稱號,其品種有:香油豆瓣、金鉤豆瓣、火肘豆瓣、紅油豆瓣、魚松豆瓣等30多個品種。臨江寺豆瓣色澤鮮艷,油潤發亮,瓣粒成型,入口化渣,香味濃郁,具有鮮、香、咸、甜、辣的獨特風味。成份:含有蛋白質、脂肪、糖及多種維生素,是佐餐調味的上乘食品。
安岳檸檬安岳是全國唯一的檸檬生產基地縣,是中國檸檬之鄉,主栽品種尤力克,系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從美國引入,以過科技工作者的反復篩選,培育出了豐產、質優的檸檬新株系。安岳檸檬果實美觀,品質上乘。據中國柑桔研究所連續3年對安岳檸檬的檢測表明,安岳檸檬的許多理化指標均超過了世界檸檬生產國。
資陽特產推薦:安岳檸檬安岳縣是全國唯一的檸檬商品生產基地縣,是“安岳檸檬之鄉”,現正全力打造“中國檸檬之都”,力爭將安岳建設成全國檸檬的種植、加工、銷售、科研、文化“五大中心”。現已建成檸檬基地鄉鎮29個,2008年鮮果產量10萬噸,果農鮮果收入5.6億元,總產值10億元,其產量、規模、市場占有率占全國80%以上。現已成立安岳綠峰檸檬專業合作社、安岳普州檸檬專業合作社等檸檬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26個,檸檬加工企業17個,年加工能力5萬噸,生產開發檸檬油、檸檬果膠、檸檬發酵果酒、檸檬發酵果醋、檸檬茶、檸檬飲料等系列產品十多個。
樂至藕粉樂至盛產蓮藕,以藕制粉歷史悠久,樂至藕粉色澤純正,晶瑩剔透,馨香可口,有清心明目、補血生津之益。樂至藕粉制作世代有傳人,有“天池”牌、“仲弘”牌、“天芯”牌等品牌產品,“天池”藕粉名譽中外為四川名牌產品。
資陽丹參丹參為常用中藥材,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參的干燥根。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化瘀、涼血、寧心等功效。四川種植有近百年歷史,種植范圍達40余縣,簡陽是主要產地之一。
安岳通賢柚通賢柚因產于四川安岳縣通賢鎮而得名,素有"貢橙"美稱,經過科技人員的優選提純,通賢柚已經具有品質優良、豐產、穩產、抗逆性強等特點。是我國果樹的寶貴資源。
資陽交通攻略:客車資陽主要的汽車站:資陽汽車總站(發往省內班車有:成都、內江、瀘州、簡陽、自貢、德陽、雅安、都江堰、雙流、資中、隆昌、綿陽、宜賓、威遠。發往省外班車有:重慶、廣州、東莞)資陽主要的汽車站:資陽汽車總站(發往省內班車有:成都、內江、瀘州、簡陽、自貢、德陽、雅安、都江堰、雙流、資中、隆昌、綿陽、宜賓、威遠。發往省外班車有:重慶、廣州、東莞)
火車成渝鐵路從成都站向東引出,經簡陽市、雁江區,從資陽市穿境而過。資陽市境內有多個等級客貨運站,承擔起主要交通運輸服務。成渝城際鐵路線路走向為:成都—資陽—資中—內江—榮昌—永川—重慶。作為客運專線,該線路將只發送旅客列車,發車形式上有沿線停靠和成渝直達兩種模式。該專線全長30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預計2014年建成。資陽主要的火車站:資陽站簡陽站
資陽文化地理解析:歷史資陽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據1951年在資陽城西九曲河一號橋墩發掘出的人類頭骨化石鑒定,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已有35000多年,被中國科學院定名為人類發展歷史上的“資陽人”。九曲河被資陽人民稱之為母親河。資陽建縣始于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因位于資水(沱江)之北而得名資陽。資陽設立州/郡始于北周明帝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州、郡、縣治均設在現資陽城區雁江鎮。唐、宋、元、明、清至民國初,資陽曾幾度為州、郡、縣治所。1998年2月26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8]15號):調整內江市行政區劃,設立資陽地區,將內江市的安岳、樂至2個縣和代管的資陽、簡陽2個市(縣級)劃歸資陽地區管轄。地區行政公署駐資陽市雁江鎮。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批準:(1)撤銷資陽地區和縣級資陽市,設立地級資陽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雁江區。(2)資陽市設立雁江區,以原縣級資陽市的行政區域為雁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雁江鎮。(3)資陽市轄原資陽地區的安岳縣、樂至縣和新設立的雁江區。原資陽地區的簡陽市由地級資陽市代管。
藝術資陽人文古跡較為豐富,特別是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宋的安岳石刻,以“古、多、精、美”被譽為“我國古代雕刻又一偉大寶庫”,有唐宋時期雕刻的石刻145處10萬余尊,3米以上的石刻造像50余尊,經文40多萬字,高三米,雕技精湛的紫竹觀音被譽為“東方的維納斯”。此外還有資陽半月山大佛、河東大佛,簡陽石景山“人頭石”、“張飛營”,樂至陳毅故居、報國寺等名勝人文古跡。簡陽三岔湖距成都50公里,岸線長240公里,大小島嶼113個,湖面開闊,秀色可餐。
環境資陽市位于華夏系四川沉降帶之川中褶帶內,龍女寺半球狀構造和威遠輻射構造之間,西高東低。按大的地貌形態全市可分為低山、丘陵、河流沖積壩三種地貌類型。其中以丘陵為主,大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地形主要為龍女半球環狀構造的影響帶,其特點是:結構簡單、地層平緩。出露巖層按其新老秩序有:第四系全新統地層、侏羅系蓬萊鎮組地層、侏羅系遂寧組地層、侏羅系沙溪廟組地層,土壤以粽紫泥土為主。一般海拔在300——550米之間,低山的最高點在龍泉山的長松寺(海拔1059米),河壩的最低點在夏家壩的瓊江河出界處(海拔247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年平均降雨1100毫米,年日照時數130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長達300天。全年云霧多而日照少,空氣濕度大而晝夜溫差小;平均風速小,大風日數少。資陽市各縣區年平均氣溫17℃左右;年降水量950mm左右;年日照1250小時左右;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26.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5℃左右;極端最高氣溫40.2℃;極端最低氣溫-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