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緙絲是我國古老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它精麗巧絕,渾樸高雅,技藝卓越,為絲織工藝中技藝最高的一種高級藝術品。
▽蘇州緙絲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緙絲的織法特殊,成品圖案正反如一,與蘇州刺繡中的“雙面繡”,具有異曲同工的藝術效果。蘇州緙絲織造的名畫、書法和圖案,精美絕倫,獨具風格,名聞國內外。我國緙絲,
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證明,我國西北新疆等地區,發現漢代緙毛織品,可能就是緙絲的雛型。兩宋時期是歷史上緙絲的盛期。南宋遷都杭州,緙絲工藝可能就在這一時期由北南移,在蘇杭一帶流傳,逐漸得到發展。
元代緙絲加織金線別具一格。至明時,蘇州緙絲已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當時朱良棟、吳圻等名工輩出,創造了很多精麗的作品。之后,我國緙絲一直以蘇州出品為最好。蘇州緙絲的制作過程,
分調經、牽經、嵌經、圖樣、織緯和整理等十多道工序。產品一般分裝飾品和實用品兩類。緙絲生產所用的工具簡單,而織造方法繁復,技藝易學難精。織造一幅優秀的緙絲成品,須具有精湛的技藝。
蘇州緙絲和其他織造物相比,具有很多優點。首先它的織法奇特和一般“通經通緯”的織法不同。它以生絲作經線,熟絲作緯線,運用竹葉形的小梭,按照經絲上描的圖稿挖織,一色,換一,通過“斷緯”技法,使織成的紋樣正反效果相同,極富有裝飾性。
這是緙絲的最大特點。通過“斷緯”的織造,成品畫面與素地接合處,微顯高低,呈現一絲裂痕,近似鏤刻而成,故緙絲又名“刻絲”,是它的第二個特點。緙絲的第三個特點是:色彩可隨意調配,不論何種繁復的畫面都能制,而且色彩諧和,富有光澤,優美耐看。
此外,緙絲還不受尺寸所限,方圓自如,大小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