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癥是現代人最害怕的疾病,因此也會希望通過一些征兆及早發現,進行治療延緩惡化的速度。其中認知障礙,更是失智癥的征兆之一,因此當發現自己或親人常常認錯人,就應該提高警覺,甚至前往醫院接受檢查。
腦細胞受損「臉盲」為認知障礙癥兆
能夠正確識別一個人的臉,并不只是視力的問題,而是與腦細胞是否健康有密切相關。若是腦細胞正常運作,一般來說就算是帶著口罩,也可以準確地認出一個人,但若是失智癥的情況加重,即使是親密的子女、家人,都會無法認出。
雖然在輕微的失智癥中,「臉盲」并不是主要癥狀,而是在發病且惡化的過程中,才會開始越來越明顯;但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在惡化成失智癥之前,比起一般人會更常出現臉盲的情況。根據英國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指出,當面對房屋時,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與一般人的記憶能力并沒有太大落差;但當換成人臉后,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記憶力,卻會明顯下降。 這樣的臉部辨識障礙,主要的原因是枕葉后端、顳葉及梭狀回(fusiform gyrus)細胞受到損傷,因此當自己或親友無法馬上認出熟識的人,就應該要懷疑是否是腦細胞機能下降。
此外,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在辨識「害怕、畏懼」表情的能力,也會顯著下降,當這樣無法正確辨識他人表情的情況反覆出現,就應該盡速就醫檢查。
一天7顆核桃有效促進腦細胞健康
臉盲也是失智前兆!一天7顆核桃幫腦細胞抗氧化
除了注意征兆,通過飲食也能夠降低失智癥的風險,比如可以多食用長相與腦部類似的核桃。
想要腦細胞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攝取能夠抗氧化、預防神經發炎及保護腦血管等三大要點;而核桃當中不只富含兒茶素、鞣花丹寧等抗氧化物質,同時也含有能夠保護腦血管的多酚,對于提升集中力、記憶力與資訊處理能力都有幫助。此外,核桃中也含有大量Omega3、α-亞麻酸等不飽和脂肪酸,能夠提供神經細胞運作所需的能量,并且避免脂肪堆積在血管內;就連能有效提升睡眠品質的褪黑素,都能夠在核桃中找到。
然而,堅果類的熱量也非常高,建議攝取量是多少?成人一天的建議攝取量大約是28克,以個數來說則是大約7顆左右,不論是成人或是小孩,藉由穩定的攝取習慣,都能夠有效達到促進腦細胞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