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多端。每到此時,總有一群因為氣溫變化而備受煎熬的人,那就是痛風人群。
春天是痛風的高發季節,原因有幾個方面,一個是在家過節是吃得太“好”,動少吃多,飲食不合理;二是季節原因,早晚溫差大,夜晚手腳溫度較低,血液流通就慢,血液里尿酸容易結晶,誘發痛風。
如果你已有痛風問題,那么此時應該多加注意,避免痛風發作;如果你還沒有出現痛風問題,也應該警惕痛風找上門!下面,和天天健康飲食網一起看看吧。
一.痛風人群: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首先我們要了解,從食物中吃進去的嘌呤越多,在體內形成的血尿酸水平就越高。所以,痛風人群平時飲食時要注意控制吃進去的嘌呤量。
一說起痛風飲食,很多人立馬會脫口而出:少吃海鮮,不喝酒唄!沒錯,但這只是其中一部分。
小編天天之前也總結了一份高中低嘌呤表格《痛風依然“吃”心不改!一張表格,教你遠離“嘌呤重災區”》,如果大家實在記不住,可以在飲食中參考這個食物嘌呤含量排序:動物內臟>魚、肉>干豆、堅果>帶葉子的蔬菜>谷類>淀粉類水果。
下面列出幾點,大家對部分食物的偏見。
01、蔬菜也有高嘌呤
春天是痛風的高發季節,預防痛風不只是遠離海鮮+啤酒
部分蔬菜并不屬于低嘌呤食物,如豆類及其制品、蘆筍、紫菜、豆苗等嘌呤含量就比較高。
因而,痛風人群將蔬菜等同于低嘌呤食物,堅持“宜素不宜葷”的說法是片面的。
02、動物性食物也有低嘌呤
動物性食物是指魚、肉、蛋、奶等一大類食物。此類食物中的不少食物確實含有大量嘌呤,如動物內臟、肉湯各種肉類以及大多數魚類等。
但是,牛奶、蛋類卻是低嘌呤食物,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痛風人群完全可以吃。
03、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
痛風人群要多攝入水分,但不涵蓋含糖飲料。人體水分不足,血液中的水分減少,尿酸濃度自然上升;身體缺水,排尿自然就少。尿都沒有,尿酸哪有出路?
含糖飲料包括含糖的咖啡飲料對痛風起促進作用,吃進去太多糖不僅會引起痛風發作,還會因為能量較高導致超重肥胖。
二.防“痛風”的6個建議
遠離痛風,就要減壓減重多運動!
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有節,愛吃肉、海鮮人群尤其要注意膳食平衡,多菜少肉七分飽。
②養成飲溫水的習慣。要多飲水慢飲水,保持每日有充足的尿量,以利于體內尿酸的排泄。
春天是痛風的高發季節,預防痛風不只是遠離海鮮+啤酒
③每日安排一定時間的運動,對從事腦力勞動或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尤為重要。
④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等。
⑤情緒要穩定,心情要樂觀,長期精神壓力過大,也是痛風發病誘因。
⑥做好體重控制,導致痛風提前的主要原因是超重或肥胖,在體重增加的基礎上,若伴有高尿酸、高血壓、高血糖的表現,加之精神壓力過大,就很容易導致痛風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