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醫骨科學》
[組成]鹿茸10克 山藥30克 白酒0.5升
[功用]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
[主治]男子虛勞精衰,精血兩虧,陽痿不舉,腰膝酸痛,畏寒無力,骨弱神疲,遺尿滑精,眩暈耳聾;小兒發育不良,婦女宮冷不孕,崩漏帶下。
[制法]鹿茸切細片,山藥搗碎,置于凈瓶中,用好酒0.5升浸泡,封口。7日后開啟,過濾去渣備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5-10毫升,空腹飲用。
[按語]鹿茸味甘咸性溫,入肝腎二經,《本草綱目》稱其“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名醫別錄》有鹿茸“久服耐老”之說。目前臨床上主要作為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藥使用。鹿茸所含之鹿茸精是一種良好的全身性強壯劑,它能提高機體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狀態,并能消除肌肉的疲勞。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三經,《神農本草經》謂之“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日華子本草》說它“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主泄精健忘”。山藥雖對心、肺、脾、腎諸臟均有補益功能,但其藥力緩弱,在臨床應用時必須與其它藥物配合,方能發揮出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