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剎肥魚是一道湖北宜昌地區的傳統特色名菜,白剎肥魚又名白剎鮰魚,由于宜昌地區的鮰魚肉質鮮美,且體型較大,久而久之,人們逐漸就稱宜昌的“鮰魚”為“肥魚”了。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這道宜昌的特色名菜吧:
宜昌之所以是一個全國聞名的城市主要是因為這個地區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旅游風情,其中,最為著名的旅游景點就是宜昌的三峽大壩了,而白剎肥魚的主料——鮰魚就是來源于長江三峽。
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長江周邊的城市基本上都非常愛吃魚,宜昌也不例外。正宗的白剎肥魚用料采用的是虎牙灘到南津關一帶出產的鮰魚,這種魚在純天然無污染的環境下生長,造就了這種魚獨有的特點——膘肥體壯。用這種魚煮出來的魚湯味道鮮美,湯的顏色為非常純凈的乳白色,口感鮮美,原汁原味兒。那么白剎肥魚的做法究竟是怎樣的呢?小編帶大家看一看:
首先,我們要準備正宗的原料,除了上述的魚之外,我們還需要準備肥膘肉。
我們將白剎肥魚和肥膘肉放在一起蒸熟,讓肥膘肉的味道和油汁與魚肉充分混合,這樣就會讓肥魚肉更加鮮美。
將肥魚與肥膘肉放入鍋中燉煮,一直燉,直至湯色變白為止。
最后,我們將魚湯的表面撒上蔥花作為裝飾,我們的這道宜昌肥魚就做好了。
其實,大家可以看到,白剎肥魚的做法與其他魚湯的做法沒有什么分別,重點就在于選什么樣的魚。用宜昌三峽地區的肥魚配上肥膘肉,簡直就是滋補中的上上品,非常適合體質虛弱者食用。
被列為宜昌名菜之首的“白剎肥魚”采用長江流域出產的名叫鮰魚的肥魚。主要活躍在湖北地區的虎牙關到津關一帶,口感鮮嫩細滑,魚湯鮮美,深受食客們的喜愛。
位于湖北的宜昌靠近長江,位于三峽東部,西陵峽出口,魚至此則聚,至此而肥?克运,既然有地理優勢長江盛產的魚類自然也是宜昌人最常用的食材之一。大小餐館,各種魚類做出的菜肴數不勝數,被列入宜昌三寶,名菜之首的“白剎肥魚”就是其中之一。肥魚與肥肉一同烹飪,制成菜肴,肥而不膩,湯鮮味美。鮰魚是食肉型魚類,主要以小魚和小蝦為主,所以魚也是膘厚體肥,所以才被稱之為“肥魚”。魚肉除了大刺,無肌肉間的小刺而宜昌飲食的特點鮮香,咸辣。但白剎肥魚這道菜確并不符合這一特點。費魚肉和肥膘豬肉同蒸,肉質嫩滑,入口即化,味道清淡,湯品甘醇爽口。肉中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是滋補養顏的上好食材。
白剎肥魚的幾種做法:
主料:鮰魚、豬肉;調料:鹽、蔥花
處理肥魚:
1,肥魚去鱗片,內臟清理干凈,洗凈,切塊。
2,起鍋燒熱水,水開后,焯水,可以添加稍許鹽、料酒或姜片去腥味。焯水時間不要過長。
3,焯水后的魚肉在洗凈,流水最好。把魚塊兒的白色膜沖洗干凈。
4,起火,燒油,油熱至六成熟,將瀝干的魚塊放入油鍋過油,煎至金黃。
處理好的魚塊兒備用,白剎肥魚,魚塊兒和肥膘肉一起燉,到湯的顏色變為奶白色,即可撒上蔥花出鍋。這道菜非常適合體弱者。
火鍋魚做法:
主料:魚肉、黃豆芽
調料:辣椒、蔥、姜、花椒粒、胡椒粉、花椒粉、大蔥、味精、鹽
1,魚去鱗、清除內臟,魚清洗干凈。后魚肉魚骨分離。魚肉片片兒。
2,魚頭和魚片放入鹽、花椒粉、胡椒粉拌勻,加入少許糖、味精,少量料酒,腌制20~30分鐘。
3,豆芽洗凈,開水焯一下。
4,開火,熱油,待9成熱后放入魚頭,炸熟后撈出放在盛豆芽的容器內。鍋內接著放魚肉,滑開后和魚頭豆芽放在一起。
5,花椒粒、蔥段、姜片入油鍋煸至八成熟,撈出花椒粒,加辣椒段,等辣椒變成深紅色后,把鍋內油倒入放油豆芽和魚肉的盆中。
吃完魚后可以直接加水開火涮其他菜品,黃豆芽,也可以用芹菜或者其他菜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