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春卷
用雞蛋、面粉制成薄皮,卷入稍加煸炒的韭菜、臘肉、豆腐干、香菌(或冬菇)等,油炸至金黃色即可食,此菜外酥內嫩、香軟可口,一般在農歷新年期間家庭自行制作。
涼蝦
以大米、玉米等為原料,以紅糖水為調料,清涼解渴,夏季勾兌冰水后飲用,風味更佳,深受宜昌居民喜愛的飲品。由路邊小販經營,多為家庭自制,價格約為一元一杯。致祥路有一家“鄭信記”,是涼蝦較有特色的去處。
涼拌魚腥草
又名節節根、節兒根,宜昌市境內均有生長,多為野生,還有人工載植。一年四季都有上市(春季最多),以莖肥嫩者為佳。配姜、蒜泥、醬油、醋、蔥段、味精、麻油等即成。
炕洋芋
據說也是土家人的傳統小吃,“炕”是當地的方言,是煎炒燜炸之外的一種做菜方式。“洋芋”就是土豆。客人來了,奉上一碗,作為飯前壓肚之食,是一種地道的風味食品。
踏豆餅
踏豆餅是宜昌的一大名吃。每當歲尾,踏豆餅就成為每家每戶必備之物。
峽口豆花
豆花(又叫豆腐腦)是長江西陵峽特有的菜肴和美味小吃,由于水質優良,加之制作精細,故其豆花潔白細膩,如乳似脂。
蘿卜餃子
宜昌著名的風味小吃。主要原料是大米、黃豆和蘿卜。蘿卜切成絲拌上辣椒面、花椒粉、蒜(蔥)苗、精鹽等調料、油炸時,先在特制的彎月狀鐵勺中放入底漿,再放上拌好的蘿卜絲作餡,再蓋上漿,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即成。食之外酥內軟、辣而不刺,味鮮可口。
土家炸廣椒
炸廣椒可以說是家家必備的小菜,酸香可口,既可干炒又可能性作湯,其做法大。臘肉炒廣椒算是土家族的飲食一絕。
頂頂糕
采用大米粉、糯米粉、紅糖為原料,放入特制的小木格內,置火上蒸10分鐘拿出用木頂頂出糕塊即成。其特點是松軟帶糯,味清香甜正,最受老人和小孩的喜愛。
紅薯干
宜昌本地稱之為苕果子,具體做法是將紅薯煮(蒸)熟后,切成條狀,然后曬干,即可食用;也可與干凈的粗沙一同放置于鐵鍋中烘炒,待其變脆后,即可在篩網中過濾沙子。顏色呈橙黃,香脆可口。
冰涼糕
用精大米磨成漿,加白糖和蘇打、熟石膏、生澇糟(即米酒)、堿等輔料搡合成坯漿。放4-5小時,裝盤上籠蒸熟,出籠后切成棱形即成,是夏令佳品。
油脆
油脆是宜昌風味小吃之一,用糯米蒸成糍巴,包入白糖和芝麻餡,做成棱子形,炸成金黃色即成。食之外脆內軟、香甜可口。
宜昌美食街推薦
解放路
解放路是宜昌最古老、最傳統的一條商業街,這里各種美食餐廳和小店鋪,不勝枚舉。
美食推薦:燒雞公、朝天椒、致祥路抻條面、四新路聞丑香、文子面、陶朱路夜市、天橋下地老婆餅、中山路老字號熱干面、致祥路的涼蝦、陶珠路“武漢九九九”(門店里的)鴨脖鴨頭、解放電影院旁巷子里的“巴到燙”。
交通:乘坐12路、18路、30路公交均可到達。
陶珠路夜市
陶珠路夜市位于解放路繁華地段,是宜昌市知名夜市排檔。在這里,不僅能嘗到有名的湖北的鴨系列鹵制品、各種燒烤小吃,還能嘗到極具宜昌特色的“地衣”、蝦球等菜肴。冬季暢飲黃酒,夏季豪飲冰鎮扎啤,是消夜的好去處。
西壩江邊活魚鮮魚
大條活鮮長江魚現殺現做,餐桌置放江邊,客人一邊把酒臨風,一邊品美味佳肴,夜晚猶可欣賞槳聲燈影,美不勝收。
小面一條街
小面是宜昌人的主要早餐品種,花樣繁多,營養豐富。小面多以黃豆大骨湯為底湯,加上各種配料,如肥腸、牛肉、肉絲、煎蛋等,味道十分鮮美,另有炸醬面、熱干面、酸辣面等十余種品種可供選擇,可謂物美價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