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翹嘴鲌原系長江、漢江土著魚種,因丹江口大壩修建,在特定環境(水質、溫度、酸堿度、光照)中繁衍生存的地域性特色產品,具有嘴上翹、眼下有10-15mm紅線,背部肌肉突起,背部青灰色,腹部銀白色,側線鱗79-83片,卵無粘性,性成熟晚(雌3-4齡、雄2.5-3齡)、個體大、肉質鮮(蛋白質含量比太湖鲌魚高1個百分點、氨基酸高 0.5 個百分點)等特征。
鲌魚是優質的淡水魚類,喜生長在大水面、水質潔凈、微流水、餌料生物豐富的水體。因品種的不同,鲌魚個體大小懸殊,最大的翹嘴鲌可長到10多千克,蒙古鲌只有1千克上下。鲌魚游動迅速,攝食霸道而兇猛,屬典型的兇猛肉食性魚類。丹江口水庫鲌類中生長數量、經濟效益以翹嘴鲌為最優。
翹嘴鲌,鯉形目鯉科鲌亞科鲌屬。俗稱:大白魚、翹嘴巴。該魚通體白色占70%,體長而側扁,口上位,個體大,生長快,最大個體達15公斤以上,常見野生個體為1-10公斤,一周年達0.6-1公斤,兩周年可達2-3公斤。雌魚生長明顯快于雄魚。進行的飼喂對比實驗表明,丹江口水庫水域翹嘴鲌生長速度明顯快于長江流域其他地方的同類品種。在生殖特征上,丹江口水庫水域翹嘴鲌卵無粘性,庫區大水面自然繁殖過程中其卵在水中漂浮孵化。該魚肉質細膩,肉味鮮美,營養價值極高。檢驗表明:該魚蛋白含量極高,并富含人體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礦物質及維生素含量豐富,其中含 Ca575 mg/kg, P22.50 mg/kg, Fe5.6 mg/kg,維生素A 0.079mg/kg,維生素C達10.2 mg/kg。
地理標志產品
丹江口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申報鲌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2007年8月,經省質檢總局初審,推薦給國家質檢總局。
2008年8月,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組,聽取對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做的“丹江口翹嘴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陳述報告,認為“丹江口翹嘴鲌”特色明顯、品質優良,有較高知名度,倍受國內外客戶青睞,價格比同類產品高五成以上,是淡水產品中的珍品,應被列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目錄。
2008年12月,國家質監總局以2008年第132號公告批準丹江口翹嘴鮊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至此,丹江口翹嘴鮊魚經過一年多的申報、論證和評審,最終被國家質監總局納入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名錄。
丹江口翹嘴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以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政府《關于界定“丹江口翹嘴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的函》(丹政函〔2007〕51號)提出的范圍為準,為湖北省丹江口市土臺鄉、均縣鎮、習家店鎮、涼水河鎮、六里坪鎮、土關埡鎮、牛河林業開發管理區、浪河鎮、丁家營鎮、石鼓鎮、官山鎮、鹽池河鎮、均州路辦事處、三官殿街道辦事處、大壩辦事處、丹趙路辦事處、武當山街道辦事處等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現轄行政區域。